近日,一位医务工作者在网上发帖称,自家孩子学校附近出现了售卖针筒玩具的现象。据了解,该玩具的玩法是通过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液体或气体,使球体表面产生气泡,儿童通过捏破这些气泡获得解压。
发帖人了解到,该玩具配备注射器的逼真程度极高,长短、重量、表面刻度与自己平日工作中给病人使用的注射器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针头“看起来疑似被人工磨平”,她由此怀疑这些“玩具”生产来源是否合规?尤其是空气注入人体内可能带来致命。这一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长们纷纷担忧其安全隐患及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左图为医务工作者在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右图为孩子的注射器玩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后续记者调查发现,这类玩具在电商平台上销量火爆。例如,一款“小鸡捏捏乐挤泡泡解压玩具”销量超50万,评论量超40万,评论区多表示“刺激”“过瘾”。该玩具通过按压针筒注入空气到小鸡身上形成气泡,再捏爆以达到解压效果。
记者注意到,这种针筒玩具不仅外形与医用注射器相似,还可能因针头设计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此前,上海、广州、长沙等地也曾出现类似事件,相关监管部门已对校园周边商户进行了排查,并责令下架此类玩具。
小学生买注射器当玩具?
家长气愤!
相关案例不在少数。据某小学生家长4月份爆料,孩子学校周边文具店公然售卖注射器玩具,甚至有不少学生带注射器到学校玩耍,好在被老师及时发现作出了处理。而让家长感到气愤的是,这些注射器居然源于学校附近的文具店。注射器怎么就成了文具了?还向小学生售卖?
不少家长也表达了担忧,售卖这种注射器有可能会造成误导,让小孩认为这种注射器可以随便玩,万一在外面捡到类似携带病毒的注射器,不小心扎伤皮肤怎么办。
记者走访学校附近文具店时,不少小学生正在挑选玩具。而在货架柜显眼位置,就摆着注射器玩具。为了推销产品,老板还拆开包装,装上针头现场给记者展示。
记者购买回来多款注射器玩具,均没有标注生产厂家,虽然针头是平头的,但仍然非常细。记者用猪肉测试,针头可以轻松扎进肉里。
电商公开售卖
有店铺销售量破50万单
记者调查发现,从去年至今,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对孩子们能够轻易购买到这类“危险玩具”表示了强烈不满,并进行了投诉曝光。
记者在电商平台检索时发现,不少店铺仍在售卖这种类似“注射器”的玩具,其产品页面上标注着“发泄解压”“送针筒”“学生专用”等字样。
这些以挤痘痘方式进行玩耍的解压玩具,以塑胶材质为主体制成小动物、水果或糕点等,并附带一个金属针头注射器,使用注射器向塑胶主体内注入空气或水,使其鼓起泡泡,然后再将泡泡挤破,还原挤痘痘的过程,达到解压的效果。
商品评论
为深入了解情况,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向该店铺客服进行询问。对方解释称,这种玩具虽然带有针头,但针头是平口的,不会扎伤人,且该产品并非医疗器械。然而,当记者进一步追问玩具的生产源头时,客服并未正面回答,只是反复强调“都是正规的”。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成都市多所小学和中学的校门口文具店,暂未发现有售卖这类玩具的情况。不过,一位接送孩子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上个月她曾看到过类似的注射类玩具在流动摊贩处售卖。“那些摊贩很灵活,一旦有人现场质疑或举报,他们就会立刻收摊离开。”
危险性较大
带有暴力导向,涉嫌违法
这类针筒玩具生产售卖是否合法合规?记者咨询了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
他表示,从安全角度来看,根据我国《玩具安全》系列标准(如GB 6675),其中明确规定玩具应符合物理安全性要求,而针筒玩具的针头即便磨平,仍属尖锐物体,易刺伤儿童,遂不符合安全标准。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对人造成伤害,也容易给孩子错误引导,让他们以为注射器是可以随意玩耍的东西。”
正在线上售卖的小鸡捏捏乐 图源网络
赵良善从玩具价值导向、使用方式视角分析,针筒玩具外形与医用注射器相似,针头设计容易让孩子脱离虚拟玩具世界,混淆玩具和医学用品的区分和用途,诱发不安全事件,同时其 “挤泡泡” “扎针”等玩法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暴力倾向,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则不符合上述标准。
综上,赵良善认为,该类针筒玩具危险性较大,带有暴力导向,涉嫌违法。建议生产者、销售者尽快整改或召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介入监督协调。
开展专项排查
着重整治“三无”玩具和危险文具
记者梳理发现,针对注射器玩具这一问题,多地监管部门已经迅速展开调查整治行动。
为了全面评估“挤痘痘解压玩具”的质量安全状况,今年4月上旬,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从5个主流电商平台上,采集了27批次样品,其价格区间为3元至25元不等。检测结果显示,其中26批次产品含有注射器及针头,属于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但这些产品均未设置警示说明。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的规定,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存在可触及的功能性锐利尖端;而供3岁及以上但不足8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因功能需要(例如玩具缝纫机的针)必须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那么也应当设置警示说明,并且不应存在其他非功能性锐利尖端。
据悉,长沙、广州、海口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迅速响应,纷纷对辖区内多个校园周边商铺开展专项排查。他们重点针对学校周边文具店售卖注射器玩具、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进行核查处置,着重整治“三无”玩具和危险文具。
多个部门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发现身边有销售类似危险玩具或“三无”玩具的违法行为,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来源:央视网、封面新闻、上海市场监管、广州日报、网络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