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CIA中文招募视频背后,这些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2025-05-15 07:00:04热点要闻2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近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社交媒体发布两则中文视频,CIA官员称该视频旨在“招募中国官员窃取机密”。CIA的这份“自供状”再次表明,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渗透策反活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须了解境外间谍惯用手段,不断增...

近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社交媒体发布两则中文视频,CIA官员称该视频旨在“招募中国官员窃取机密”。CIA的这份“自供状”再次表明,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对我渗透策反活动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须了解境外间谍惯用手段,不断增强反间防谍意识和本领,警钟长鸣。

警示一:威逼策反

某国有企业驻外代表处工作人员耿某某,在国外工作期间,与当地安全部门人员结识。之后,对方以耿某某本人及其家人在国外的生命安全相威胁,将耿某某策反。在对方指挥下,耿某某搜集并提供我国军工领域国家秘密、我国驻该国使馆内部情况等信息,并在回国后继续与境外间谍情报机构保持秘密联系。经调查,耿某某向境外提供的文件资料中,包含机密级、秘密级文件50余份。最终,耿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

警示二:网络勾连

某县委工作人员邱某,在单位工作邮箱中发现一封陌生邮件,内容是希望搜集当地负面新闻材料。出于好奇,邱某回复了该邮件并要求对方联系自己个人邮箱。几天后,对方称如果邱某提供他们需要的材料,就可以获得丰厚报酬。于是,邱某利用职务之便,向对方提供了一批涉密资料,并收取人民币11000多元。事实上,与邱某邮件往来之人是境外间谍。事件发生后,邱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警示三:渐进招募

张某某,某科研院所高级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涉及我国重要武器装备。2011年,张某某出国访学,从踏上境外土地那一刻起,其一举一动就受到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监视。在某次学术会议上,自称该国军方人士的杰克主动向张某某贴靠,因有不少共同语言,两人相谈甚欢。此后,杰克多次用豪华轿车带张某某外出旅游、去高档餐厅用餐,还为其提供高薪兼职工作,并允诺为其女儿赴外留学提供帮助。一切铺垫过后,杰克亮明间谍身份,蛊惑张某某与之合作。在利益诱惑下,张某某出卖我大量军工情报。最终,张某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警示四:迂回渗透

某单位涉外部门处长章某某,在境外任职期间被某国间谍情报机构关注。对方利用章某某妻子赴该国留学之机,将章某某妻子策反,并指挥其向章某某刺探情报。章某某出于对妻子的袒护,提供了大量工作机密。此后,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还通过赠送礼物、提供经费等方式对章某某逐步拉拢渗透,窃取了大量国家秘密。最终,章某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死刑,其妻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国家安全无小事,防谍保密记在心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个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自觉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防线。要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时刻警惕境外间谍情报机构的蛊惑诱骗。

提升素质能力,消除风险隐患。个人要主动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任务,认真学习反间防谍知识,提升抵御失泄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消除日常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隐患。

管好身边亲属,守好家庭防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要做到内外有别,管好家属子女,提醒督促他们树牢保密观念,对偶然听到或看到的涉密敏感事项,做到不议论、不外传、不上网、不扩散。

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举报。一旦发现或知悉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及人员的渗透策反活动,或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线索和保密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让各种间谍窃密行为无机可乘、无缝可钻、无所遁形。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