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怀着满心的喜悦和期待返回家乡,精心筹备一场属于自己的婚礼,然而,在家吃了一顿看似平常的饭菜后,意外突然降临,彻底改变了一切。
5月17日,一则“28岁男子食物中毒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红星新闻报道,这名男子姓马,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人,今年28岁,原定在5月8日结婚。马某此前因食物中毒致肝衰竭入院治疗。遗憾的是,其已经于5月15日在医院去世。
马某照片 中原网图
28岁准新郎食物中毒去世,
疑似吃了有鸡瘟的鸡肉
根据红星新闻获取的马某病情报告显示,马某于2025年4月29日在家中进食大量患鸡瘟及过夜鸡肉后出现发热,伴头痛,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布洛芬及板蓝根等药物,体温降至正常,患者未在意。
谁知,随后出现了腹胀、全身倦怠乏力、意识不清,被诊断为肝衰竭、肝性脑病。5月7日转入ICU(重症监护室)给予血浆置换一次。
家属怀疑是聚餐食用的鸡肉可能未彻底煮熟或本身属于瘟鸡状态,也或许是鸡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导致中毒。“他可能吃的比别人多一点,然后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耽误了一些,等他感觉很不舒服再去医院的时候,就成了这个结果了。”
健康时报资料图
这些食物中毒典型症状
一定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食物中毒是比较常见的。
辽宁锦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蒋籽言2024年在学生健康报刊文介绍,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人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且污染食物的细菌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导致食物中毒。
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食物自带的毒素,也是造成人食物中毒的原因。除了有毒的蘑菇以外,其他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通常和进食量有一定关系。
食物中毒多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一般在进食变质或者有毒食物后一小时左右出现,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人体给出的拒绝有毒食物的警示信号。严重的食物中毒,会有头晕、出冷汗、浑身无力甚至昏厥的现象。
进食食物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停止进食可疑变质或者有毒的食物。一般情况下,食物中毒可以自行缓解。
当食物中毒的症状较轻时,可以居家观察,喝些温水稀释毒素,下一餐尽量少吃,让胃肠道恢复健康。一旦食物中毒出现头晕、出冷汗甚至晕厥时,要及时就医。
此外,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5月17日在微博发文介绍,很多食物中毒(尤其是细菌或者病毒)往往是“起始于恶心呕吐腹泻,终结于恶心呕吐腹泻”,能够“自限”(自己恢复)。
如果出现腹痛,可能就比较严重,应该赶紧就医,配合医生分析中毒原因做相应处理。如果出现嘴唇发乌发紫、晕眩,可能是毒素中毒,求医过程是与死神抢时间,半点马虎不得了!③
夏季是食物中毒高发季,
这些事一定要注意!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气温高、湿度大,这种环境非常适合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其实,预防食源性疾病,只要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的温度、安全的水和食材,就不会给这些致病菌可乘之机。
1. 辨识变质食物,记两点
一看颜色。变质的食物,颜色一般比新鲜食物晦暗,比如豆腐发黄、西瓜瓤颜色发暗、苹果等果蔬有褐色斑点等。也可以观察食物新鲜时的颜色,一旦发现食物颜色有变化,就要考虑食物存在变质的风险。
二闻气味。食物变质后,一般会失去原有的香味,还会散发出腐烂的难闻气味。奶、米饭、馒头等食物变质后,会散发出酸味。
2. 适量采购食物,别买多
食物中毒,一般都是进食了变质的食物所致。夏季室温一般较高,单次购买的食物不宜过多,新鲜瓜果、蔬菜最好尽快吃完。
在进食存放过的食物前,最好先看食物颜色是否正常,闻一下是否有异味。如果发现异常,不要贸然进食。
3. 合理存放食物,放冰箱
夏季气温较高,食物尽量冷藏或冷冻保存。吃剩的食物,要加盖密封或者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入冰箱。如果把食物加热沸腾后再冷却,密封后保存在冰箱,则会大大减少变质的风险。
4. 浸泡后再烹饪,菜做熟
有些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被污染或者本身自带毒素,比如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瓜果蔬菜、没有煮熟的扁豆、毒蘑菇等。
建议瓜果尽量去皮吃,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烹饪,扁豆、蚕豆要充分加热烧熟,不要随意吃自采的野生菌类等。
5. 购物看保质期,别过期
正规企业生产的所有包装食物都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存方法,购买时要仔细查看。
夏季购买的保质期较短和需要冷藏、冷冻的食品,尽量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打开包装后要尽早食用,且要尽量在保质期之前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