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量新人涌到新疆赛里木湖登记结婚。赛里木湖被誉为“爱情圣地”——它的湖面海拔2073米,谐音“爱你情深”;景区面积1314平方公里,谐音“一生一世”;距离乌鲁木齐520公里,谐音“我爱你”。有网友和另一半凌晨1点多驱车来到赛里木湖办理婚姻登记,20日清晨登记处的门口就已排起长队。从停车场中的车牌也能看到,来这里领证的新人们来自全国各地。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婚姻登记需要出具户口簿的规定,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随着新《条例》的施行,新人们不仅可以将登记和旅行合二为一,巧妙地化解双方家庭因地域、风俗习惯产生的分歧,还能在旅行中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
不少城市借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的契机,开始尝试“旅游婚登”新业务,打造“领证新地标”,将婚姻登记部门迁入历史保护建筑、公园等热门景点。这也意味着,旅游登记结婚,或许能成为各大城市文旅产业的“新风口”。
很多地方已经在积极行动。比如,上海甜爱路的登记中心是以上海特色的石库门理念来设计的,登记中心里也布置了许多油画、灯饰等,方便新人打卡拍照;青岛市民政局把婚姻登记审批环节放到年轻人最喜欢的旅游景点、城市地标、网红打卡点,培育了安娜别墅、游轮母港、即墨古城、云上海天等9处特色婚姻巡回登记点,打造了青啤博物馆、八大关、上街里、小麦岛公园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婚恋主题街区。
新人在青岛登记结婚
事实上,这也体现了新《条例》的亮点,那就是让中国式的结婚登记更有仪式感、更有幸福感。《条例》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当事人邀请双方父母等参加颁证仪式。可以预测,在依法登记之外,还会有更多民政部门可能提供更丰富精彩的颁证仪式,让当事人享受更“甜蜜”的登记服务。
结婚从来都是人生大事。领证、拍照、宴请、度蜜月,有非常天然的“打包体系”,如果各地景区能把握好新《条例》带来的机遇,让新人们的婚姻登记和旅行需求有机结合到一起,显然有可能激活当地的“甜蜜经济”。
当然,能不能把婚姻登记的“仪式感”真正转化为经济价值,也取决于各地有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和策划。除了打造空间场景和景点,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文旅资源互通。比如,景区需要为新人们提炼出一些独特而不容易被复制的文化符号,就像赛里木湖被世人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1314”等诸多数字也让人们印象深刻,正适合新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赛里木湖景区还为在此完成结婚登记的新人提供了终身免门票入园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加了文旅吸引力。
赛里木湖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有关部门和景区还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新人们营造更浪漫的结婚登记氛围,这也正是天下有情人共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