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塑料瓶
外卖盒、吃剩的食物
……
成“山”的垃圾
就这样将楼道堵死
在北京西城区德胜街道黄寺大街24号社区,61岁的张阿姨不仅将捡拾的各类废品塞满家中,还把楼道堆满,逼得邻居搬走。
楼内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造成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面对劝导教育和协助清理,张阿姨拒绝配合、屡教不改……
对此,有网友表示
“隔着屏幕都不敢喘气”
堵死入户门!楼道空气刺鼻
工作人员清走17袋垃圾
从6层开始,各类废品沿着楼梯肆意堆放,就连楼梯扶手都晾着用过的纸巾,7层的两个入户门前,摞着一人多高的纸箱子。天气炎热,大量垃圾导致地面湿滑粘黏、空气污浊难闻,让人无处下脚,难以呼吸。
7层两个入户门都被杂物堵死。
为彻底消除隐患,5月19日下午,街道、社区联合消防、城管和公安等部门督导物业开展强制清理工作。
张阿姨看到工作人员手里的编织袋后,马上说,“谁让你们来的?不能清理!”
工作人员曾上门通知并张贴告知单。
社区工作人员在表明来意后开始清理杂物,20分钟后,楼道里的废品垃圾被彻底清理干净,足足装满17个编织袋。最后,消杀人员在该区域喷洒药水。
工作人员在清理楼道垃圾。
冲突不断!
同层邻居无奈搬走
“张某和其女儿是2022年搬来的,房子是其女儿承租的单位公房。”完成清理后,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的经理说,搬来第二年,张某开始显露捡拾废品的习惯,第三年变得严重,邻居多次投诉并报警。“尤其是7层的另一家住户,在多次矛盾冲突后,受不了最后无奈搬走。”
黄寺大街24号社区书记称,“近两年,我们协助清理已超十次,最近一次是4月30日,头几次清理完,她还有所收敛,但后期就越发不听劝,总以自己有心脏病、骨折等理由拖延、阻拦清理。”
清理干净的楼道。
搬走“垃圾山”,需要各方的耐心和恒心。拾荒囤物老人的生活习惯、情感需求和生命安全孰轻孰重,答案似乎很明显。
为何不能在楼道堆放杂物?
因为这不仅影响
居住环境与身体健康
还会堵塞逃生通道
让人错失逃生时机
囤积大量废品堵门82岁老人葬身火海
2025年2月10日,北京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82岁老人不幸去世。调查初步认定,火灾系老人使用角磨机切割物品产生的火星引燃周边可燃杂物所致——这些可燃杂物正是老人平时拾荒囤积的大量废品,塞满了阳台和屋内,堵塞了逃生通道。
据悉,老人在起火后没有及时报警逃生,反而返回家中。
家中楼内的入户门早已被老人彻底封死,还堵上了洗衣机。起火点阳台位置的出口是唯一的逃生通道,但两侧堆放着大量杂物,在火势的快速蔓延下,老人无法逃生。
一旦发生事故
畅通无阻的生命通道就是
被困者逃生的希望
家庭防火
请做好“三清三关三查”
↓↓↓
1
三清
清走道
不在走道、楼梯拐角、地下室等位置堆放杂物;
电动自行车禁止进楼,不得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充电;
禁止在电缆井、电梯井内堆放杂物,需保持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清阳台
应及时清理阳台上的杂物,特别是纸箱、纸片、塑料等易燃物品;
长时间外出要关闭门窗,以免火星飞入家中引起火灾。
清厨房
应定期对厨房抽油烟机、燃气灶具的油渍进行清理,让油、纸、布等易燃可燃物品远离炉灶等火源。
2
三关
关火源
厨房用火不离人,离开时必关火;
使用各类火源时要与家具、衣物等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在取暖设备上晾烤衣物。
关电源
在出门前或长期不用电器时,应及时关闭电源;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
关气源
燃气使用后应及时关闭气源;
切勿擅自拆改燃气管道;
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存在老化、脱落、破损等问题,及时更换。
3
三查
查隐患
查应急设施
查避险场所
定期检查家中、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备足应急物资,确保灭火器等应急设施有效,熟悉疏散逃生路线、附近避险场所,提前做好预防应对。
可燃杂物一旦起火
如何避险?
发现火情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
根据情况 正确逃生
火灾初起阶段,若无烟雾应迅速快跑撤离现场。如烟气已到头部位置,应低姿弯腰,既能躲避烟气,也能看清逃生路线。如有条件可佩戴自滤式呼吸器。
逃生时不要跟从人流乱冲乱撞,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应背向烟火方向撤离。
注意:火灾逃生切勿重返火场。
被困室内 固守为妙
若无法从室内逃出,应关紧房门,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从窗口向外呼救,等待救援。
火已及身 切勿惊跑
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勿乘电梯 改走通道
发生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以免耽误救援,增加施救难度。
楼道杂物
堆的是私心
危害的是生命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无论是楼道、单元门口
还是自家阳台、停车棚
都不应成为个人的“储物间”
应定期检查家中的安全隐患
提前做好预防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