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母子错过航班
大闹机场称耽误次日考公”引发关注
然而,这件事在此后两天再次引发关注
前后情节还大相径庭
母亲舍不得打车错过航班
大闹机场称耽误儿子考公?
5月17日晚,有网友爆料称,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一名女子未能在飞机起飞前40分钟值机,错过航班,大闹机场,并称耽误了儿子次日早上的公务员考试,还称其子告诉民警迟到系母亲舍不得打车。
视频显示,在机场深圳航空值机柜台,一名女子不停大声哭喊:“不让登机,耽误我事啊,孩子要考试啊。”随后,该女子还做出跪地磕头等举动,现场工作人员对她进行安抚。
不少网友关心上述母子是否改签其他航班登机,上述爆料网友在评论区回复称,工作人员帮忙查过了,没有其余航班,只有次日早上的,来不及。
视频发布后,很快引发大量网友指责。“这件事情只能怨自己呀”“这公务员还是别考了”……在相关评论区,不乏基于“母子”“考公”“舍不得打车”等细节对其进行的冷嘲热讽,而“大闹机场”“干扰其他乘客”等说法更让女子处于涉嫌违法的境地。
大反转!当事女子辟谣:
不是母子、不是考公、没有打车
19日晚,当事人李女士向媒体澄清,视频中的“儿子”其实是表弟,他参加的也不是公务员考试而是一场技能资格考试,且并非不愿打车而是自驾送机。
当事女子坦承,自己情绪一度崩溃,有跪地磕头等行为,但也对现场相关机构的处理方式提出异议。
“17日晚上,我和我朋友开车将我表弟送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不是那个网友说的‘舍不得花钱打车’。我表弟原本是要乘坐当日21时05分从沈阳出发到达郑州的深圳航空航班。”李女士说,当时她表弟到机场时,离登机还有四十分钟,机场人员说可以走快速通道,可到值机口时,深圳航空工作人员又不同意,说是要起飞前四十分钟以上方可值机。
李女士提供的其表弟机票订单截图。图源:极目新闻
李女士告诉记者,表弟与深圳航空航班人员沟通未果后,给她打了电话,自己在得知消息后,也赶来与值机口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对方均不同意,时间就一点点过去了。后来她情绪一度崩溃,出现了跪地磕头等行为,而并非大闹机场。
事发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警方很快赶往现场协调处理。“警察说看能不能改成第二天的航班,但查询后发现,已经没有其他出行方案,我们就离开了机场。”李女士称。
李女士的回应发布后,5月20日,“女子回应错过航班哭喊耽误孩子考公”再度引发关注。
目前,视频发布者的原始视频已不可见,相关部门也对媒体表示将记录并反馈相关情况。
李女士表示, 这件事情对她造成了很大影响。“我非常气愤,已经搜集了相关证据,后续会考虑起诉视频发布者。我希望网友不要再转发视频,如果为了流量恶意传播,我会追究法律责任。”
普通人又不是网红
为啥也有“流量冲动”?
这一事件让人关注之处,在于视频发布者在事件本身并不清楚之时,仅凭远距离拍下的视频,就能描述出一个看似完整的故事,并且敏锐地抓住了“考公”“巨婴”“大闹机场”等足以迅速挑动网友情绪的关键点,而发布者本身并非需要靠流量盈利的营销号。难道普通人也有流量冲动?
事实上,普通人的流量冲动屡见不鲜。
比如,在当年影响甚广的“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事件中,当事女子只是出门取个快递,却被旁人拍下视频造谣,甚至有不法分子用不同微信号“角色扮演”,捏造相关聊天记录;
以及在所谓“上海虹桥高铁站又现拦门事件”中,有“目击者”称一女子为等行动迟缓的老太太,伸手扒住车门不让关闭。结果相关部门澄清,是有乘客身体不适急忙下车时被门夹住,工作人员协助其脱身。
网上的一出出“反转剧”引发广泛关注,真真假假间的病毒式传播,也让人对流量的冲动与盲目不寒而栗。
一段掐头去尾的视频、一个刺激眼球的标题、一番主观臆测的评判,再带上几个敏感的“话题词”,一条所谓新闻很快便能引发一地乃至全国关注。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规范网上言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对于为博眼球在网上蓄意编造、散布、传播谣言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央视网、央视新闻、中工网、上观新闻、极目新闻、大河报、法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