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对着镜子,好奇地打量过皮肤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小斑点——痣,它们大多安静地存在着,像与生俱来的独特印记,但偶尔也会悄然发生变化.....
这些或深或浅的痣,究竟是肌肤上的“岁月静好”,还是暗藏危机的健康警示?《荔直播·名医问诊》特别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医师郭芳芳教授走进直播间,与我们共同揭开“痣”背后的健康密码!
痣是皮肤表皮或真皮层中色素细胞“抱团”形成的色素斑点,有些是“天生胎记”,有些是后天日晒、摩擦等刺激的产物。它们大多无害,但需警惕异常变化(如不对称、颜色不均、突然长大等),尤其是长在脚底、手掌等易摩擦部位的痣,可能是健康的“隐形警报”!常见的痣分三类:
皮内痣
位于真皮内,颜色相对较浅,呈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一般无恶变倾向。 此类痣多为良性,但若生长在易摩擦部位或影响美观, 也可考虑进行治疗。
交界痣
活跃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是最容易“搞事情”的痣。表面平坦或略隆起,易受摩擦和刺激,有恶变的潜在风险。 此类痣多见于手掌、脚底、口唇等部位,需特别注意观察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混合痣
混合痣是交界痣和皮内痣的混合体,部分痣细胞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部分位于真皮内,颜色和形态多样。 其恶变风险介于交界痣和皮内痣之间,生长过程中若出现增大、颜色加深、破溃等现象,需警惕恶变可能。
痣上长了一根毛且又黑又长?这是恶变的征兆吗?别慌!这只是痣的“营养过剩”的表现,但千万别手欠去拔!强行拔毛可能刺激痣细胞,轻则发炎,重则诱发异常变化。
“危险”的痣长啥样?记住“ABCDE法则”
A(Asymmetry 不对称)
正常的痣一般上下左右是对称的,而“危险”的痣则形状不规则,两边看上去会有明显区别。如一侧是圆形,另一侧是椭圆形,或者一侧颜色深, 另一侧颜色浅,都属于不对称的表现。
B(Border 边界模糊)
正常的痣边界清晰、整齐,而“危险”的痣的边界则模糊不清, 呈锯齿状或地图状,呈现出明显的不规则。锯齿状边界可能是痣细胞在皮肤内异常增生导致的,这种形态的痣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检查。
C(Color 颜色不均)
正常的痣颜色均匀一致,多为单一的黑色或棕色。而“危险”的痣颜色则混杂不一,可能同时出现黑色、棕色、红色等多种颜色。 颜色的不均匀可能是由于痣细胞内黑色素含量不均或痣细胞发生变性所致,这种变化提示痣可能出现了异常。
D(Diameter 直径过大)
直径大于6mm的痣需警惕,因为较大的痣发生恶变的概率相对较高。当然并非所有大于6mm的痣都是恶性的,应定期观察其变化。
E(Evolution 变化)
痣的大小、颜色、形态等突然发生变化,如短期内迅速增大、颜色加深或变浅、表面出现溃疡等,都可能是恶变的迹象。 痣的演变提示其内部细胞可能发生了异常增生或变性,这种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是关键
长在高危位置的痣:如脚底、手掌、腰带摩擦处——这些位置的痣,建议及早就诊干预!
祛痣选择激光还是手术
这主要看痣的大小和风险程度,激光适合直径小于3毫米的痣,操作快捷且无需切口,但可能存在残留或复发风险;手术则适合较大或处于高危部位的痣,能彻底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不管是激光还是手术,想要不留疤,要注意做好伤口的护理和清洁。首先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结痂前避免沾水、抠痂或摩擦;另外严格防晒,痂皮脱落后半年内坚持使用防晒霜+物理遮挡;最后辅助修复,痂皮脱落后可遵医嘱涂抹硅酮凝胶或疤痕贴,抑制增生。
路边摊的“药水点痣”是坑!轻则留疤变“月球表面”,重则刺激恶变,千万别试!
防“痣”于未然3招远离风险
想要预防痣发生异常变化,做好这三点很重要。首先防晒要到位,紫外线是痣的“催老剂”,户外尽量涂抹SPF30+、PA+++的防晒霜,帽子、墨镜、遮阳伞三件套一个也别少;然后是减少摩擦,腰带别勒太紧,鞋子别磨脚,避免痣在摩擦中恶变;;最后是定期自检,每月进行一次“全身扫描”,重点检查高危部位,拍照记录变化,发现异常速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