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发起的
“新生军训服,由你说了算”投票活动
竟意外引发全网参与热潮。
截至5月24日中午12点投票结束,
本应面向校内学生的投票通道
被全网围观,
吸引313万余人参与。
其中的第六组服装因观感欠佳,
被大家戏称为“最个性”军训服。
众多网友以“恶搞”心态
投给了第六组服装超270万票。
大家在评论区里调侃不断,
“人在添乱的时候一点都不嫌累”
“在捣乱方面最团结”等等。
然而,这场“军训服投票”的网络狂欢却逐渐“变味儿”。名为“安财贸表白墙”的公众号等也跟风发起挑选军训服的投票,参与投票活动的人数超过十万。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一工作人员解释,该活动非校方组织,系公众号盗用校方头衔所为。
5月26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发布声明称,在网络上出现如“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表白墙”“安财贸表白墙”“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万能墙”“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校园帮”“安财贸生活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XX新生群”等平台或账号,未经学院正式授权,擅自使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财贸”“安财院”等学院名称(包括但不限于中英文全称、简称)、校徽等标识。该类平台或账号可能存在广告营销、信息失实等多种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环境,对学院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存在误导广大学生、教职工及社会公众的风险。
网络账号能随意使用校名、校徽吗?
是否违法违规?
未经授权
使用高校名称、标识的现象泛滥,
又该如何应对?
一起看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律师的专业解读!
1. “安财贸表白墙”等未经授权账号使用学院名称、校徽的行为,是否存在侵权风险?
该行为不仅涉及侵犯商标权、名称权,还可能造成名誉权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若学院已将校名、校徽注册为商标,则未经授权使用属于侵权行为。另外,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这些网络账号未经授权使用学院名称及标识,直接侵犯其名称权。同时,账号冒用学校名义跟风发布投票或者其他不实信息,可能对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构成名誉权的侵害。
2. 若这些非授权账号借军训服投票等活动进行广告营销并获利,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一方面是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未经授权使用学校名称和标识的账号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若广告营销中存在虚假宣传或误导性信息,还可能需赔偿消费者或学校的实际损失。
另一方面,从行政责任角度出发,依据《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若存在欺骗、误导用户点击、浏览广告的行为,将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责任方改正,同时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3. 面对诸多冒用高校名称、标识的现象,有哪些措施可有效遏制和监管此类行为?
学校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还可以防患于未然,提前注册商标和标识,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日常强化官方信息渠道建设,及时发布声明澄清非官方账号,提醒师生及公众注意辨别信息真伪。
监管部门需加强执法力度,对“傍名校”行为“零容忍”,及时查处非法账号和机构。高校入驻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当完善审核机制,对使用高校名称、标识的账号进行资质核验,及时限制未授权账号的注册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