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一度跌超5%!雷军昨晚回应小米YU7订单质疑

2025-07-03 21:01:33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7月2日晚8时,小米(01810.HK)创始人雷军通过“万分感谢”返场直播回应外界有关YU7的质疑。不过就反馈来看,相关质疑并未减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称直播“避重就轻”。当晚,雷军首先回应了关于YU7大定数据的质疑。他称,大定量的统计口径与...

7月2日晚8时,小米(01810.HK)创始人雷军通过“万分感谢”返场直播回应外界有关YU7的质疑。不过就反馈来看,相关质疑并未减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称直播“避重就轻”。

当晚,雷军首先回应了关于YU7大定数据的质疑。他称,大定量的统计口径与其他车企保持一致,而且大定中SU7车主转单的占比很小,仅占到YU7总订单数的15%。

雷军还补充说道,YU7的上市并未影响SU7的销量。实际上,在YU7预热宣传的6月,“SU7新增锁单反而更多了,6月份最终锁单大约1.4万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6月26日YU7发布会之后,部分锁单用户存在更改配置的需求。多名准车主私下告诉记者,更改配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方向盘、轮毂、后视镜等方面,这些原本以为是标配的产品,用户后来发现只有顶配车型才有。

直播截图

对此,雷军在7月2日晚间直播时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破例一次,本周日(7月6日)上午10点开始,接受限时改配,但改配后需要重新排队。”不过这一方案并未平息来自舆论的质疑,有用户甚至在社交媒体指出,小米疑似存在后续更改配置文案的行为,由此引发的代价不应该由用户承担。

根据描述,部分用户下单时小米YU7的标准版和Pro版均显示有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但订车后却发现只有Max版本有此功能。据称,小米汽车客服承认此前专属配置单PDF文案存在错误并致歉,但拒绝退还定金。记者尝试向车主求证,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更多的质疑则是在交付时间上,多名车主表示,购车界面仅告知“锁单后预计8月后开始首批交付”,但“首批交付”的具体定义、非首批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均未说明。部分车主直言确有自己考虑不周的因素,但小米方有存在隐瞒交付时间、诱导锁单之嫌。另有媒体报道,此前实地探访时发现,有销售甚至在价格出来后带头喊起“绝了”“赢了”的口号,还表示“优先安排下定锁单用户试驾”,煽动消费者购买情绪。

许多用户还反馈在下定时遭遇订车App操作故障,例如预填客户信息不显示、锁单按钮不显示、身份证信息报错等问题,导致锁单时间延迟,排产位次大幅下滑。此外,还有SU7转单用户表示先是根据短信及提示页面预约了转单,由于系统原因自己又大定,结果有了两个大定的情况。

而且实际锁单后,交付周期远超预期,部分标准版车型交付周期长达57周,用户需等到2026年甚至2027年才能提车,考虑到购置税、国补等因素,这让很多用户难以接受。许多车主希望退还定金,却遭遇阻碍。根据小米规则,犹豫期结束后自动锁单,定金不退,用户认为小米因系统故障未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却拒绝退定金,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针对这一现状,其他车企“见缝插针”降价促销。有意思的是,根据社交媒体内容,蔚来、阿维塔、极氪等多家车企销售打出了“收留YU7车主”的宣传文案,声称为转购自己品牌的YU7车主提供报销定金、赠送积分、提供保养服务等等。

雷军在直播中也专门评价了友商的“拦截应对话术”的行为,他说,“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真的不是太好,我们不建议同行们这么做。我们会努力提升产能,但排队的人确实比较多,恳请大家耐心等待。”

一名不愿具名的汽车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没有试驾情况下选择下定,这“非常不可思议”,因此他认为YU7的火爆不可复制,“只有雷军有这样的营销能力。”在他看来,此次YU7上市,目前来看小米赢得了营销方面的成功,但考验才刚刚开始,如果小米产能和交付量不能得到迅速提升,“可能就要面临在市场上口碑下滑”。

记者在相关宣传页面看到,小米有关YU7的促销活动仍在进行,在7月31日24点前下定,可享受最多6.6万元的限时权益。限时金融优惠则显示,首付低至15%起,分期最长可至60期。

二级市场上,小米7月2日收盘价为60.15港元/股,今日开盘股价即下跌0.75%,为59.70港元/股,此后一直呈现涨跌交替的走势,总市值一度跌至5.50万亿港元,较最高值蒸发近400亿港元。今日午后跌幅扩大至5%。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