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说获奖发表感言而爆火于网络的湖北青年作家刘楚昕,其获奖小说《泥潭》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7月4日下午,这款预售即火爆的长篇小说《泥潭》在广西漓江书院,举行线下新书首发会。
刘楚昕在接受漓江出版社发布的采访视频中称:“生活就像在沙子里面找金子一样,正是那些高贵的品质,哪怕是一闪而过的人类所展现出的高贵的品质,支撑着我们继续生活下去。”他提到,该观点与小说《泥潭》所传达的信念一致。
刘楚昕接受漓江出版社视频采访
5月27日,由刘楚昕创作的小说《泥潭》荣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在广西领奖时,34岁的他手握奖杯,声音颤抖,讲述起了自己的爱情故事,爆火于网络。
刘楚昕发表获奖感言
5月28日晚,刘楚昕从广西回到位于湖北武汉的住处,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的采访。
刘楚昕是湖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毕业。他在广西发表获奖感言时说,2017年他在武汉大学读博期间,遇到了初恋女友,那个时候他沉迷于写作。有时候“散步的时候我突然不说话了,我女朋友就问我‘你是不是要回去写作了?’我说,是。”这段获奖感言,让坐在台下的作家余华,也发出“写作沉迷者”之间共鸣的微笑——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由著名作家余华担任评委会主任。
刘楚昕回忆,自己从13岁开始,就萌生了作家梦,之后的十几年,他一直在写作,一直在投稿,却也屡败屡战,一直被退稿,但他从未放弃。刘楚昕说,谈恋爱的时候,他经常跟女友说,如果小说发表了、获奖了,一定给她买化妆品、买衣服。但他的女友没有等来这一天。女朋友爱听的歌里有句歌词,“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女友曾对他说,如果有一天他获奖了,身边的人可能不在了——没想到,一语成谶!一年之后,女友患癌去世了。
刘楚昕接受极目新闻采访
在网络爆火后,刘楚昕于5月31日通过漓江出版社官方平台回应各方关切:“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谢谢你们对于一名平凡写作者的理解和宽容,请允许我暂时沉默。待新书上市时,书页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最诚挚的答复。”
6月12日,刘楚昕的这部获奖小说《泥潭》在当当网启动独家预售,随即掀起销售热潮。预售开启仅8小时便达到5万册,首日销量直冲10万册,8天累计销量飙升至30万册,成为今年文学市场的现象级爆款,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泥潭》到底写了什么?随着他在网络走红后,许多网友和书友都想一睹为快这部作品。
据介绍,《泥潭》是一部源于生活的传奇之作,该书以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为背景,讲述了湖北没落旗人恒丰、端瑞,以及社会新力量革命党关仲卿等被社会动荡裹挟时的纠葛与迷茫,时间跨度三十余年。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普通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生存困境。故事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不同的角色,并无绝对主角,均以群像式手法叙事,人物看似独立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文本尝试多种叙事手法——闪回、解离与复调,将文本置于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通过回溯历史碎片,展现人在困境中挣扎自救的复杂心境。
而第二届漓江文学奖给予的授奖词则称:“作品在写作策略上别出机杼,书中套着另一本书——未完成的同名作——将文本以自我否定和自我增殖的方式搭建了复调结构,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稗官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