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子在上海白吃白喝2个月被刑拘

2025-07-04 16:25:36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据上海电视台报道,今年4月24日,上海普陀警方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黄某,她可谓是一名“薅羊毛”的高手。00后的黄某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几乎没怎么花钱。她把衣食住行的套路玩出了花。只不过这次,她没薅到“羊毛”,反而作茧自缚进了派出所。目前,犯罪...

据上海电视台报道,今年4月24日,上海普陀警方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黄某,她可谓是一名“薅羊毛”的高手。00后的黄某在上海待了两个多月,几乎没怎么花钱。她把衣食住行的套路玩出了花。只不过这次,她没薅到“羊毛”,反而作茧自缚进了派出所。

目前,犯罪嫌疑人黄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黄某刚来上海时的装扮。

嫌疑人黄某是在2月18日来到上海的,来的时候身上穿着单薄的风衣、手提一个大牌托特包。上海冬季天气多变,她是怎么解决穿衣问题的?据被黄某投诉过的商家说,黄某身上的衣服,都明晃晃挂着吊牌。原来,黄某是利用了服装店的无理由退换货规则,解决了自己在沪期间的穿衣问题。靠着这招,她在上海两个月换了十几套行头,愣是没花自己一分钱。

在上海的两个多月里,黄某要么是住宾馆,要么是住洗浴中心。在这两者之间,黄某更偏爱洗浴中心。

每当入住完宾馆或者洗浴中心,黄某就会以宾馆房间内有虫、宾馆床铺不干净引发过敏、洗浴中心搓澡把自己搓破皮等理由,要求商家给她免单。如果商家不愿意免单,黄某就会闹到派出所,企图通过派出所调解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当她察觉到派出所不支持她的无理要求时,还会连派出所一起投诉。

△黄某用死蟋蟀做诬陷宾馆的道具。

在黄某的随身行李中,民警还发现了一盒死蟋蟀。这是她特地从花鸟市场买来,用来诬陷宾馆的道具。有意思的是,民警在走访洗浴中心的时候,发现黄某总共消费了三次,前两次都有不同的男性帮她买单。

而在没有去洗浴中心或者没有男网友请客吃饭的时候,黄某则靠外卖解决一日三餐。收货后,黄某秒变挑刺专家:“菜糊了”“有异物”“鸡毛没清理干净”……商家怕差评,只能乖乖退款。

根据调查,黄某在上海生活的两个多月里,没有坐过公共交通,出行全靠打车。然而众所周知,打车软件的规则是:乘客必须结清上一单,才能开启下一单。对此,黄某又有什么“零元购小妙招”呢?在黄某手机短信的收件箱里,有许多打车平台的催款信息。每一次行程结束后,她必定会以种种理由投诉司机。

不仅如此,黄某有2个手机号,还把市面上热门的冷门的打车软件都下了个遍。这样排列组合一下,她就可以拖着很多车费不付。

当黄某解决了自己衣食住行的基础生存需要后,她甚至打起了美容项目的主意。在这起消费纠纷中,黄某在做完美睫项目之后,说自己眼睛不舒服,要求店家免单。

店家反复强调,如果不满意种睫毛的效果,可以帮黄某进行调整,但她拒绝了。店家又提出可以免费帮她卸了睫毛,但是需要她支付之前299元的服务费。黄某既不愿意让店家卸睫毛,也不愿意支付服务费。最终,店家选择放弃收取服务费,同时把黄某刚种好的睫毛卸了。

在被普陀警方抓获后,黄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企图通过讨好民警来岔开话题。那么,黄某是如何走上“薅羊毛”之路的呢?据黄某交代,她第一次“薅羊毛”,是真的在住宾馆的时候遇到了虫子,宾馆方给了她免了房费还送了卡。尝到甜头后,她便走上恶意索赔的不归路。

△黄某投诉车主。

刑事强制措施具体包括哪些措施?黄某“薅羊毛”的行为为何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进行了解读。

一、刑事强制措施的具体类型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可能适用的强制措施包括:

1. 刑事拘留: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先行羁押,羁押期限一般不超过37天。本案中黄某已被刑事拘留。

2. 逮捕:需经检察院批准,鉴于其涉案金额已超过诈骗罪立案标准,具备逮捕必要性。

二、后果严重的核心原因

1. 系统化欺诈手段

住宿场景:自备死蟋蟀道具伪造酒店卫生问题,虚构"过敏症状"要求免单,形成职业化欺诈模式

服饰消费: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漏洞,两个月更换十余套服装未支付费用

交通餐饮:用多手机号注册平台恶意投诉拒付车费,胁迫商家外卖退款,形成完整逃单链条

2. 涉案金额与频次

累计欺诈金额远超多数城市诈骗罪立案标准,仅酒店住宿部分已造成十余商户损失

两个月内实施30余次恶意索赔,符合"两年内三次以上违法"的从重处罚标准

3. 社会危害性扩大

破坏电商平台信用体系,导致服装行业退货率异常增高

滥用公共服务资源,甚至在商家拒绝免单时投诉派出所施压

引发商家对服务规则的信任危机,影响上海营商环境

4. 主观恶性显著

首次真实获赔后未收手,反而研发全套逃避支付方法

被捕后仍无真实悔意,辩解"谁没犯过错"显示出对法律的无知和无畏。

警方选择"寻衅滋事罪"而非单纯诈骗罪,是基于其行为已超出财产侵夺范畴,直接扰乱了市场交易秩序。这种司法处理体现了对新型消费欺诈的从严打击导向。

别以为耍小聪明能混一辈子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这00后女生的“生存智慧”,崩了。穿衣服,买了退,退了买,俩月不花一分钱。住酒店,编理由要免单,闹到派出所也不怕。吃外卖,挑刺差评逼退款;打车,拖欠车费玩消失。把耍赖当本事,拿规则当摆设。

商家怂了?怕差评,怕投诉,怕麻烦。一退再退,等于给歪心思递刀子。你越让,她越贪。这不仅纵容了她的行为,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信任。若人人都效仿她,那市场秩序岂不是要大乱?直到警方出手,铐子戴上,她才怕了。律师说,这不是单纯诈骗罪,是寻衅滋事。骗的是钱?不,搅乱的是整个市场。

一家妥协,家家遭殃。规则成了废纸,交易没了公平。这哪是薅羊毛?是抢劫式占便宜。规则是底线,不是漏洞。法律是红线,碰了就流血。

别以为耍小聪明能混一辈子。商家硬气点,该维权就维权。监管盯紧点,露头就打。更要明白:便宜占多了,会吞掉自己。

正道,才是活路。

来源:极目新闻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