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出现的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液,还有十滴水、人丹、仁丹等防暑药,不要看大家用了几十年,很多人真就用错了几十年!
清凉油和风油精“防暑止痒”,
不是人人都适合
不管是清凉油还是风油精,防暑的同时还能止痒,价格还便宜实惠。很多人认为这两者差不多,不过,清凉油、风油精从成分、功效上来说,都不太一样。
从成分和功效上来看——
首先,两者的成分不太一样。清凉油主要含樟脑、樟脑油、薄荷脑等成分;而风油精除薄荷脑、樟脑外,还含有水杨酸甲酯。
其次,两者的功效有一定差异。清凉油侧重缓解头晕、头痛、鼻塞和中暑等症状。风油精因含有水杨酸甲酯(解热镇痛抗炎药成分),更适用于蚊虫叮咬后的皮肤炎症反应,以及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
清凉油、风油精不是人人都能用!
尤其是以下情况的人群就不能用——
1、皮肤烫伤、损伤或有溃疡时。
有人烫伤了以为用点“清凉”的药膏会帮助降温,但这样做反而错了,使用后会刺激伤口并延缓愈合。
2、容易过敏的人。
清凉油、风油精一样可能会让人过敏,用完后如果皮肤出现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等情况,应该马上停止使用,如果儿童第一次使用,建议可以涂一点点在皮肤上,观察至少半天没有出现异样再用。
3、孕妇和三岁以下孩子慎用风油精。
藿香正气水/液和十滴水
不是所有中暑都有用
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十滴水,这些都是夏季常用的中成药,尤其是天气热、脑壳痛,感觉有点中暑时,喝一瓶,感觉立即就好些了。这两种药的确可以缓解轻微中暑,但是,很多人也用错了!
首先,从成分来认识这两类药物——
藿香正气水/液:主要含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苍术、陈皮、厚朴(姜制)、茯苓、白芷、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等,其中藿香正气水一般都含有酒精。
十滴水:主要含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等,辅料为酒精。
当然,这两类药物都有不含酒精的选择。比如,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十滴水软胶囊等是属于不含酒精的,对酒精过敏人群,或老人、儿童,就可以选择这一类。
藿香正气类药物,不适用所有中暑——
1、藿香正气类药物适合用来治疗阴暑,不适用于治疗阳暑。
2、阳暑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用十滴水治疗。
中医上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阳暑主要是指因为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导致,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等。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中暑情况。
而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因为错误的方式解暑而引起。比如从高温的户外突然进入冷气大开的室内、比如在出了一身汗之后立即洗冷水澡、喝冷的饮品,引起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主要表现为畏寒头痛、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口渴咽干、四肢酸痛、胸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但如果整个人已经很不舒服了,甚至已经出现高热、晕厥等热射病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拖久了会有生命危险。
仁丹和人丹“解暑”,
但大家经常乱吃!
仁丹和人丹作为另外两种“解暑”的常用药,大家的使用误区也不少,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仁丹=人丹”,还经常混用。但这是两种药,它们在成分、功能、安全性上都不能画等号。
两种药物先来看看成分——
(1)相同的成分:仁丹和人丹都有薄荷脑、肉桂、甘草、儿茶、木香和冰片。
(2)不相同的成分:仁丹有陈皮、檀香、砂仁、豆蔻、丁香、广藿香叶和朱砂。人丹有桔梗、樟脑、小茴香、草豆蔻和丁香罗勒油。
再来看看功能——
仁丹:清暑开窍。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人丹:驱风健胃。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
最后看看安全性——
仁丹:含有毒性中药朱砂(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孕妇禁用;服药1天症状无改善,就要去医院就诊。
人丹:含有樟脑,婴幼儿和孕妇禁用;脾胃虚寒泄泻者(即长期拉肚子、排便稀的人)慎服。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 应去医院就诊。
提醒:仁丹和人丹不建议一起服用。
最后,以上这些药,主要是起一些预防中暑的作用,或者轻度中暑时使用。如果已经中暑了,出现体温迅速升高,嗜睡、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甚至休克症状,或者有轻度中暑超过三天症状没有缓解,建议还是去医院看看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