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做梦、打呼噜……
这些看似平常的睡眠表现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睡觉时出现这4种情况
千万别大意↓
睡觉打鼾并非睡得香
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
入睡后,人体颈部肌肉逐渐放松,导致上呼吸道变得狭窄,无法让足够的空气进入肺部。由于气体流通受阻,当人吸气和呼气时,上呼吸道周围的软组织就会产生振动,形成鼾声,气道越窄,鼾声就越大。
另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颌短小,以及舌头或扁桃体肥大等都会引发打鼾。
频繁打鼾者常伴随深度睡眠减少,白天易困倦、注意力下降……这不仅是睡眠问题,更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
专家提醒,因打鼾引起的呼吸暂停综合征会让进入身体的氧气变少,时间长了会引起低氧血症,也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代谢问题等。如果晚上表现出睡眠质量差、反复憋醒等情况,就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监测,尽快明确诊断。
哪些人睡觉时更容易打鼾?如何改善打鼾?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保证规律的入睡时间每晚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建议成年人每晚睡7~9小时。准备睡觉时,可将室内光线调至昏暗,或佩戴睡眠眼罩,减少光线入眼。
睡前避免尘螨、花粉等刺激物灰尘、花粉、动物皮屑和其他空气中的颗粒物,被人吸入呼吸道后,会刺激喉咙和软腭,导致咽喉黏膜肿胀、气道变窄,人就更容易打鼾。
侧卧睡眠侧卧有利于减轻气道受阻,减轻打鼾。使用抱枕有助于维持夜间侧卧姿势。
睡前清理鼻腔建议睡前清理鼻腔,比如洗个热水澡,热水和温暖、潮湿的空气,会使鼻腔张开,或使用鼻扩张器,保持鼻腔通畅,这样能减轻打鼾。
低枕睡眠睡觉时使用较低的枕头有助于减轻打鼾症状。
睡前敷鼻子毛巾热敷法可让鼻腔血流更通畅,增强鼻子的通气效果,有效缓解鼻塞导致的打鼾。
坚持泡脚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精神、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帮助降低打鼾的发生风险。
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
出现这些情况要当心!
睡眠中有一个时期——快速眼动期,此时身体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呼吸和心率都会变快,同时也容易做梦。
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可能导致入睡后反复做梦。此外,梦境中出现疼痛或伤害,突然醒来感到心跳加速或呼吸急促,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出现以上情况时,需要重视身体健康,必要时应就医检查。做梦时出现这种情况也要当心↓
噩梦多且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目前认为最具价值的帕金森病前驱期指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睡眠疾病,其特征为梦境内容与异常行为同步出现。
该病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但随病程发展(约10年),多数患者症状加重,部分甚至进展为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和路易小体痴呆。表现为快速眼动期的异常行为,这些行为与噩梦内容高度吻合,包括:
剧烈肢体动作:挥拳、踢腿、坠床;
攻击性行为:打斗、语言攻击;
逃避反应:梦中遇险时表现为奔跑、跳跃。
这些动作往往快速激烈,可能导致自伤或伤人。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本人通常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睡觉时磨牙是咋回事?
快来自查!
一般6~13岁处在换牙期的儿童睡觉时会磨牙,已经过了换牙期的睡觉磨牙就要引起注意了。成年人磨牙可能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遗传因素、其他睡眠障碍等。如果有长期磨牙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磨牙不仅可能会带来口腔损伤,还可能引发这些健康问题:
牙齿过度磨损:牙釉质变薄、牙本质暴露,导致冷热敏感、龋齿风险增加;
牙周组织受损: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时可能松动脱落;
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弹响、疼痛,甚至张口受限;
睡眠质量差:磨牙频繁觉醒会降低深睡眠比例,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下降;
心血管负担:长期睡眠中断可能增加高血压、心律失常风险。
睡眠温度不高却一身汗?
千万别大意!
半夜醒来,发现睡衣被汗浸透,床单也湿了一片……医学上将这种入睡后异常出汗(以头部、颈部、躯干为主),醒后汗止的现象称为盗汗。
盗汗是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多数情况由生活习惯引起,调整后即可缓解;但频繁、大量的盗汗可能是感染、内分泌或肿瘤疾病的预警。若盗汗频繁(每周≥3次)、汗量多(浸透衣物),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体重下降、心慌等),可能提示以下疾病:
感染性疾病:结核病的“经典症状”;
内分泌疾病:甲亢、糖尿病的“代谢异常”;
肿瘤性疾病:若盗汗伴随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皮肤红斑,需警惕肿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