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乏力、容易犯困精神不好……不少人出现这些症状时,还以为是天气热或者工作压力大,但其实可能是调节身体代谢的“发动机”——甲状腺功能在减退。
01
天天疲惫懒得动
可能是“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的疾病,通俗来说就是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够用。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李晨钟表示,得了“甲减”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时或出现水肿、心脏功能衰竭、昏迷等,但早期“甲减”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进展缓慢,大多患者难发现。
02
“甲减”有以下表现
天天犯困
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广泛调节新陈代谢,堪称人体“发动机”。如果出现甲减,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不够用,新陈代谢就会降低,整个人从精神到身体都会没力气,疲倦乏力、懒言少语,甚至会情绪低落,还可伴有面部浮肿、手脚肿胀、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
此外,血液循环系统也会减慢,从而降低血液的供氧能力,易使心血管系统缺氧缺血,出现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心绞痛等情况,心脏没劲了,全身也会觉得累。
记忆力不好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神经元兴奋度也会降低,让人注意力不集中、表情呆滞、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减退等。
如果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易被误认为“老痴”,或被认为是正常衰老,未能及时就诊。
儿童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很可能造成发育迟缓、智力下降,导致呆小症。
便秘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各器官的肌肉也会松弛无力,比如肠肌层,可出现肠道的蠕动减慢,消化吸收的功能变弱,患者常表现为没胃口,但易出现腹胀、便秘等。
注意:一旦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现象,尤其是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的妇女,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患有自身免疫病或存在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颈部及甲状腺放射史的人群,建议尽快去内分泌科或甲状腺专科就诊。
如果确诊甲减,只要按时服药、规律监测甲状腺功能,保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上述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生活也不会受影响。
03
五个方面护好甲状腺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张金苹建议,日常从五个方面着手保护甲状腺。
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
碘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U”形曲线关系,缺乏或过多都不行。若医生没有提醒使用无碘盐,就应正常吃含碘盐并适当摄入海产品。
戒烟
戒烟的同时,也要避免吸二手烟。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对甲状腺的影响尤为突出,平时保持心情愉悦,及时疏解不良情绪。积极参与社交,多与家人朋友交流。
作息规律,适度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增强身体代谢功能,提高免疫力。经常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代谢失去平衡。
定期体检
特别是以下高风险人群:
颈部外照射史或碘-131治疗史、甲状腺手术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史、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家族史;
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