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卖平台“价格战”下,
奶茶低至几块钱。
有消费者表示:
现在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喝奶茶。
因为优惠力度太大忍不住狂下单!
近日,浙江的时先生
每天“0元购”奶茶喝太多,
一天喝四五杯奶茶,
结果喝成三高和痛风。
时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次优惠力度太大了,
不喝感觉浪费,喝了进了医院。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
晒出新一轮的外卖补贴“战绩”,
包括低价甚至是免单的咖啡茶饮。
此前报道
外卖大战又升级! 大额券“满18减18”,0元喝奶茶点到爆单,小龙虾一口价16.18,网友急了:输家是我……
有网友表示,
“过度喝奶茶消耗健康,
受害者是每个管不住嘴的人”。
“奶茶自由”下的健康隐患
医生:急性痛风发作的年轻人增多
外卖平台“大战”引发了全民狂欢,“打工人干瘪的钱包也实现了奶茶自由”、“每天睁眼就是满减”,网友纷纷下场“参战”,有些网友称自己一天能喝好几杯!然而,医生却在这场甜蜜风暴中看到了令人担忧的健康隐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正在通过一杯杯奶茶悄然逼近年轻人,一大波“石头人”正在汹涌而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风湿免疫科于水莲主任医师表示,近年来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痛风患者持续上涨,年龄越趋年轻化。“这两个月以来,我的专家门诊中痛风就诊患者明显增加,一上午接诊患者数量最高超过60人,痛风急性发作病例尤为集中。”
饮料当水喝,
33岁的他有15年痛风病史
33岁的小源(化名),是一名有着15年痛风病史的“老病号”。而这一切的祸根,竟是从小把饮料当水喝的习惯。可乐、奶茶、果汁几乎成了他的“生命之源”,每天至少喝掉两三瓶,长期的高糖、高果糖摄入让他的尿酸水平居高不下,18岁时就被确诊痛风。然而,他并未重视,依然放纵饮食,最终导致四肢关节逐渐被痛风石“吞噬”。
如今,他的膝关节已被大大小小的痛风石包围,下蹲、弯曲严重受限,手指关节也因结石堆积而变形。为了改善活动能力,他在当地医院接受了多部位痛风石切除手术,但由于长期高尿酸环境导致组织修复能力极差,术后伤口迟迟不愈合,并继发严重感染。很快,他出现高热、嗜睡,甚至因脓毒症休克被紧急送入ICU抢救。医生发现,他的感染源于耐药菌,而长期高糖饮食导致的代谢紊乱,使他的免疫系统更加脆弱,最终小手术酿成大危机。
甜蜜陷阱:
奶茶成分中的“痛风推手”
痛风是一个跟饮食关系密切的疾病,其中,海鲜、大鱼大肉、喝酒会引起痛风,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高糖、碳酸等饮料可引起血尿酸升高。
糖浆/果糖:隐形的尿酸催化剂
网传某品牌奶茶配方中,一杯500ml奶茶普遍加入了20~30g糖浆/果糖。其中,糖浆也是果糖的主要来源。你们以为的少糖少甜,实际上仍然是糖分超标。进入人体的果糖在肝脏中代谢,会增加腺苷三磷酸(ATP)的分解,生成生成腺苷单磷酸(AMP),进一步分解为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最终转化为尿酸,导致血尿酸升高。研究显示,每周饮用含糖饮料(包括奶茶)250ml的人群,痛风的患病风险即增加4%。
植脂末:双重打击的元凶
植脂末,是一种以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等)、糖浆、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乳化剂等食品添加剂,经喷雾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粉末状或颗粒状制品。其制造工艺类似于奶粉,因此也被称为“奶精”,但与牛奶无关。植脂末用于制作奶茶,可提高奶茶的醇厚度和顺滑度。市售奶茶普遍使用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和磷酸盐。反式脂肪酸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状态会抑制尿酸排泄;磷酸盐则与尿酸竞争肾脏排泄通道,形成“双通道抑制”效应。
咖啡因:被忽视的脱水效应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容忽视,可能比咖啡还高。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协曾对奶茶进行过一次抽查,发现27家奶茶店51个奶茶品种中,都含有大量咖啡因。所有样品中,每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平均为270毫克,其中最高的为480毫克,相当于4杯咖啡(中杯美式)或8罐红牛。除了是打工人的续命配方,咖啡因还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导致血液浓缩,短时间内升高血尿酸浓度。对于已有尿酸结晶沉积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小料:暗藏危机
广受欢迎的芝士奶盖,脂肪含量高达20g/份。其他小料,如珍珠、布丁等添加物常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芋圆、紫薯等淀粉类配料在体内最终代谢均为果糖。一份500ml奶茶的总糖分可达60-80g,远超WHO建议的每日25g限量。
“喝成糖尿病”,
在扣问外卖补贴大战的意义
据政知见此前评论,这个夏天,比天气还热的可能就是外卖平台的价格大战了,“满18减18”“0元喝奶茶”等各种福利层出不穷。就连很少点外卖的我,也忍不住打开了各个平台的页面,从十几块钱一份的炒鸡,到几块钱一杯的小甜水,本着有便宜必须占的原则下单后,超时半个多小时才收到。看着外卖员满身大汗,咱当然不能投诉,但吃完之后我还是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这份齁咸的炒鸡吃完口渴得很,而小甜水的存在弥补了炒鸡盐超标但糖不超标的“遗憾”,所以表面看上去这一单我省了几十块钱,但其实我明明可以不点,继续自己关心粮食和蔬菜。有这种得失之感的并不是我自己,网友们看着抢来的一冰箱奶茶,纷纷发出感慨:商战再打下去,他们将毫发无伤,我们喝成糖尿病。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龚雄辉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大量摄入奶茶会对身体带来损害。奶茶中含有大量糖分,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标榜“零糖”也暗藏甜味剂风险,影响代谢;奶茶中含咖啡因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龚雄辉提醒,要控制喝奶茶的量和频率。
来源:第1眼新闻、澎湃新闻、政知见、中新健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