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从来没有那么盼着他们分手

2025-07-17 18:25:10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朋友们擦擦眼泪汗,本轮高温最强时段总算熬过去了!回顾过去两天:15日,共1085个国家气象站出现35℃以上高温,比例高达45.7%,有76站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16日,有1076个国家气象站出现35℃以上高温,占比44.8%,有102个...

朋友们擦擦眼泪汗,本轮高温最强时段总算熬过去了!

回顾过去两天:

15日,共1085个国家气象站出现35℃以上高温,比例高达45.7%,有76站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

16日,有1076个国家气象站出现35℃以上高温,占比44.8%,有102个站点达到40℃以上,酷热站数之多,同期少见。

再来看看今天下午14时气温实况图,有没有感觉颜色“清淡”了不少?

今天开始,中东部高温强度减弱,40℃以上酷热区域明显缩减,高温范围也会较之前有所缩减。不过20日前,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汉及陕西关中、四川盆地、江淮、江南、华南等地还将有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尤其四川盆地一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仍可达40℃以上,仍具有一定极端性。

↑ 截至今天,重庆已遭遇40℃酷暑“三连击”!

真正的“退烧”从21日开始,届时大范围高温将明显缓解。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欧阳翼介绍,从天气形势的变化来看,未来几天掌控我国西部的大陆高压将会有所减弱,其与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联系也会中断,500hPa高度场上可以看到588线从连成一体变为“各自为政”,进入下旬后大陆高压还会进一步减弱,仅有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会继续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 上图为18日形势场示意图,他俩总算“分手”了,高温总算能减弱了……

击退这场大范围酷暑高温的,除了高压环流本身的变化,还有“冷空气+台风”这对经典配置的助力。

常年来看,对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的不少地方而言,7月正是一年中高温日数最多的月份。此时副热带高压北抬,并强势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至黄淮一带,并时常与大陆高压一起共同制造大范围高温天气。

降水多在副高边缘的水汽通道上,因此对副高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地区而言,一个强度不强、又能降雨缓旱,并带来清凉的台风,就算是解暑“良方”了。

而接下来,台风真的要来了,而且还可能“扎堆”来。

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将于未来12小时内加强为第6号台风“韦帕”,19日早晨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逐渐向广东西部到海南岛东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继续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38~42米/秒)。

受到热带系统外围环流影响,明天台湾东南部沿海就会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广东沿海也会开始出现中到大雨。后天台湾强降雨持续,而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降雨会有所增强。随着热带系统西行,20日至21日,华南不少地方还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在这个台风登陆前后,东侧的太平洋上可能还会新生台风,根据目前的形势预报,下一个台风可能在副高引导下趋向台湾北部、福建、浙江一带。时效尚远,仍有较大变数,请关注临近预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未来的6号台风除了会导致华南一带出现强降雨外,其逆时针环流也会助力副热带高压把水汽向北方输送,再加上北方有高空槽东移,导致北方降雨更多、更强,尤其内蒙古、东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部分地区降雨强度或同期少见。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8日至22日,西藏东南部、四川盆地、内蒙古中东部、山东、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其中,四川盆地东南部、内蒙古东部、山东北部、河北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

上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50~100毫米,局地150~30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8日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19日至20日白天主要影响西南地区、华北和内蒙古,20日夜间至22日白天主要影响东北地区和黄淮东部。

大范围高温酷暑模式即将切换成暴雨模式,大家注意关注天气变化!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