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熬制“血色海龟汤”,家长直呼“这个游戏太吓人”

2025-07-21 10:06:43热点要闻8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一个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一个在家自杀了,现场还有一地木屑,为什么?”“他俩闹矛盾了?”“木屑上有血吗?”暑假前,福建泉州市一所小学的五六名同学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谜题。这不是偶然的插曲,而是一种正悄然席卷小学的流行游戏——“血色海龟汤”。...

“一个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一个在家自杀了,现场还有一地木屑,为什么?”

“他俩闹矛盾了?”“木屑上有血吗?”

暑假前,福建泉州市一所小学的五六名同学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谜题。这不是偶然的插曲,而是一种正悄然席卷小学的流行游戏——“血色海龟汤”。

在这个情境推理游戏中,猜题人可自由提问,出题人仅回答“是”或“不是”。它简单猎奇,层层反转又夹杂惊悚,迅速成为孩子们的新宠。

这是什么游戏?为何能击中孩子们的神经?在校园的一角,这碗“血色海龟汤”正在上演一场怎样的童年天真与暗黑猎奇相较量的故事?

“海龟汤”流入校园

有孩子专门搜集“血色题库”

“海龟汤”的谜面被称为“汤面”,谜底被称为“汤底”。而汤底又根据恐怖等级,分为清汤、红汤、黑汤,其中偏血腥、重口味的红汤与黑汤明显更受欢迎。

图片来源:网店商品展示截图

“有次玩了一个特别恐怖的‘汤面’之后,我做了一晚上的噩梦,现在想想还会起鸡皮疙瘩。”

福建泉州市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欣(化名)是一名重度“海龟汤”爱好者,经常在课余时间与朋友们玩这个游戏,甚至上课时也会用传纸条的方式来继续推理未揭开的谜底。

玩过该游戏的人评价,它像是故事接龙,又像侦探推理,还糅合了“剧本杀”的叙事味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由孩子们自己创作、演绎、传播。

有些孩子擅长设计题目,故意埋下多重反转的线索;有些孩子擅长“演”,用起伏的语调引导听众沉浸其中;还有的孩子在小红书、知乎甚至某些悬疑论坛潜水,专门搜集“血色题库”。

嘉兴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小杰(化名)是班中创作“海龟汤”的主力军。他的故事中常常出现怪物或者变异人等恐怖元素,“我感觉自己创作能带来更强的新奇感。”

小杰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汤面”:一天,我被迷晕后来到一个小岛,我手上有一封信,上面写道:“你被困于这座荒岛,而且你永远逃不出去的!你的盟友,小埃。”我看完后,大惊失色,因为小埃已经死了很久了,我正想继续思索时,化成了一摊血水了。

死亡暴力情节屡现

“吓坏”老师家长

杨柳(化名)是某培训机构辅导班的班主任。一次课间,学生向她借用手机,想要上网查找“汤面”,她才意识到,“海龟汤”早已悄然渗透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

杨柳并不完全反对学生接触“海龟汤”。“我一般会建议学生们选择一些不带恐怖元素的‘清汤’来玩,只要内容把控得当,推理过程其实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杨柳说,但观察下来,“血色海龟汤”对学生明显更有吸引力。

嘉兴某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林月(化名)的妈妈提到,在班级里刚开始流行“海龟汤”的时候,女儿几乎每天都会和她分享玩“海龟汤”的经历,有时还会热情地邀请她一起参与。

她说,母女俩曾玩过“海龟汤”中的“清汤”与“红汤”,“清汤”多为轻松有趣的脑筋急转弯式谜题,不涉及死亡或暴力情节,但“红汤”则完全相反。

陪女儿玩过几次之后,林月的妈妈开始对“红汤”中一些血腥、恐怖的元素感到担忧。“这些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有些谜底甚至带有极端暴力或心理扭曲的设定,作为家长难免会担心,怕影响孩子尚未完全建立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能力。”

图片来源:网店商品展示截图

另有家长向本报记者坦言,孩子突然开始讲死人、杀人,起初以为是看恐怖片的后遗症,后来才知道是课间游戏。她试图查找这些谜题,却发现部分“题库”内容难辨真假,甚至涉及性暗示、暴力意象。“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讽刺,什么是猎奇,只是觉得‘吓人又好玩’。”

这股“海龟汤之风”从何而来?为何带有成人化、暗黑色彩的游戏,会在小学生群体中流行?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李世佳认为,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刚开始接触生命与死亡的概念,对这类话题天然充满好奇。而血色‘海龟汤’的题材往往与死亡、悬疑有关,自然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有趣的故事未必恐怖

引导孩子健康游戏需多方发力

“lenbo”是一位“海龟汤”创作者,他在故事中往往聚焦悬疑与意外性,通过案件推理让玩家体验“侦探破案”的沉浸感。

对于受众,“lenbo”也颇为谨慎,他在账号显眼处标注“内容适宜成年受众”,对于“海龟汤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心理”的批评,他坦诚接受,“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创作者有责任划清受众边界”。

博主“清语”是一名语文老师,她发现“海龟汤”能快速聚拢孩子,让他们在互动中专注推理,发散思维。但由于现在市面上不少素材夹杂暴力血腥,或逻辑生硬,并不适合小学生。于是,她开始从名著中汲取灵感创作,创作出更适合小学生的“清汤”,让孩子在推理中感受文学与逻辑的乐趣,“对孩子来说,‘海龟汤’不该是猎奇,而该是贴近生活、充满善意的互动”。

记者注意到,当下“海龟汤”的卡牌也颇为热销,有的网店销量达2000+,并会特意标注“重恐”“惊悚”“恐怖”等类型。甚至有部分卡牌厂家会将未经授权的原创故事批量印刷后,售往中小学附近的文具店。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湖北黄石港区市场监管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辖区部分学校周边文具店商家售卖各类“海龟汤”游戏卡牌,其暴力血腥恐怖情节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他们发现“海龟汤”及其他含暴力恐怖情节的问题游戏卡牌22套,对2家商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海龟汤’是否有负面影响,关键不在游戏本身,而在孩子是否建立了基本的是非观。”李世佳强调,如果孩子在接触这类游戏前,已经明白“生命值得珍视”“伤害他人不对”,那么即使故事里有死亡、犯罪,也很难动摇他们的价值观;反之,若缺乏引导,孩子可能会模糊善恶边界,甚至出现伤害、霸凌别人的外化行为表现。

李世佳提醒,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需要警惕,这可能是游戏中的负面元素冲击了未成年人尚未成熟的认知,此时应及时寻求心理老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而对于游戏创作者,李世佳认为游戏可以猎奇、刺激、恐怖,但是整个传递的是非观是不容混淆的。在刺激的背后,希望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建立一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