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别山南麓,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的白果树湾村,见证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红色大悟山,抗战小延安”,80多年前,这里曾是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的驻地,也是华中敌后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
这是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内景。新华网 吴京泽 摄
白果树湾村四面环山、林木葱郁,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坐落在这里。纪念馆里,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战时实物、一个个动人故事,讲述着老一辈革命家指挥抗日、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壮阔历程。
这是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外景。新华网 吴京泽 摄
与纪念馆相邻的,是当年新四军第五师的司令部旧址。这片斑驳的青砖黛瓦建筑群,曾见证一次次重要的战略部署与战斗指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多次围剿和扫荡,新四军第五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进行了1200多次主要战斗,阻击了15万日军的进攻,建立起以大悟山为中心、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有力支持了全国抗战。
“据当地老百姓回忆,1943年2月,本已开春,大悟山区却突遭罕见的大雪。鹅毛般的雪花纷飞而下,山路被厚雪封堵,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竟召开了一场汇聚上百人的重要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无处可住,只能用柴草在地上铺垫,就着彼此的体温取暖。眼见此情此景,村民们心中既震撼又心疼,纷纷主动腾出自家卧房,把珍藏的棉衣棉被拿出来,为战士们驱寒取暖。”大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陈义万动情地讲述到。
这是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内展陈的历史照片。新华网 吴京泽 摄
“新四军五师战士住在我家,我的母亲一个冬天做了81双布鞋送给他们。”76岁的老党员陈国胜说。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动人故事,在白果树湾村口耳相传,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生动教材。
走进红色大悟,历史的回音依然回荡耳畔。近年来,大悟县持续加强红色文化建设,推进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红色大悟,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持续闪耀,薪火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