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够八小时还是巨累!多半是因为这一个字

2025-07-24 21:42:40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碎。现代人,睡得真的太稀碎了。图片来源:网络赶紧爬起来准备睡觉,满打满算睡他个 8 小时,时间够了,但醒来怎么还是巨累?打开睡眠监测 app,发现自己原来睡得稀碎,频繁监测到清醒时间,深度睡眠不足 1 小时......图片来源:网络此时一个...

碎。

现代人,睡得真的太稀碎了。

图片来源:网络

赶紧爬起来准备睡觉,满打满算睡他个 8 小时,时间够了,但醒来怎么还是巨累?

打开睡眠监测 app,发现自己原来睡得稀碎,频繁监测到清醒时间,深度睡眠不足 1 小时......

图片来源:网络

此时一个打工人也跟着轻轻碎掉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万事大吉,但睡眠的总时长并不是唯一指标,更关键的是——

睡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人的睡眠并不是“一觉到底”,而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完整循环。

而低质量的、碎片化的睡眠会极大减少深度睡眠的占比,使得睡眠曲线向上漂移。

一段完整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每晚大约会按顺序经历以下所有睡眠阶段 4~6 次,每个周期平均持续 90 分钟,就像是工厂在轮班那样——

● 浅睡眠 N1 期

● 浅睡眠 N2 期

● 深睡眠 N3 期

● 快速眼动 REM 期

(注:智能手表通常监测无法区分 N1、N2,因此通常把这个阶段统称为核心睡眠)

图注:低质量睡眠,哪怕睡够了 8 小时,睡眠相位被分割得稀碎,使人很难达到深度睡眠

其中,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 REM 才是真正完成“夜间修复任务”、让我们全身心放松下来的时间。

而碎片化睡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睡眠周期完全被打破了!

本来要进入快速眼动期了——醒了——重睡——????

本来要进入核心睡眠了——又醒了——重睡——????

本来要进入深度了——还是醒了——重睡——????

完整的睡眠里,我们的心率和体温本应会逐渐下降,这个阶段的脑电图显示,我们大脑呈现出睡眠纺锤波,这对于记忆巩固至关重要,尤其是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1],身体本应修复再生组织,构建骨骼和肌肉,增强免疫系统[1]。

深度睡眠时期,还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重要时期。2024 年发表在 Nature 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深度睡眠期,神经元会同步放电,产生大脑内特有的节律性离子波,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2]。

快速眼动期睡眠 REM 则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长期剥夺 REM 睡眠会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反应。

晚上一直醒,深睡和 REM 时间都很短,意味着哪怕睡够了 8 小时,真正留给身体修复、清洁和情绪整理的时间都根本不够啊!

晚上带着一脑子垃圾入睡,早上带着一脑子垃圾醒来,怪不得总是很累啊!!????????????

碎片化睡眠

影响的远不止睡眠本身

睡觉不只是为了休息,你的血管其实也靠它保护。

一项跟踪近 4000 名中年人的研究发现,睡得太少(不到 6 小时)或总是被吵醒,都会增加多个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6]。

研究团队让参与者戴上设备连续监测一周的睡眠情况,同时给他们做颈动脉、股动脉超声和心脏 CT,结果是这样的:

● 睡不满 6 小时的人,血管硬化的风险高了 27%;

● 睡觉频繁被打断的人,多个动脉同时“中招”的几率高了 34%;

● 虽然心脏动脉钙化评分差异不大,但睡眠问题对其他部位血管的早期损伤已显现。

简单说,睡不好,血管比你还焦虑。

除此之外,碎片化睡眠,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是代谢与认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4]:他们用间歇性唤醒的方式,模拟了人类“翻来覆去睡不好”的状态,看看这种碎片化睡眠会对小鼠产生什么影响。

结果很明显,小鼠的血糖飙升了,葡萄糖耐受变差了,胰岛素也不那么“听话”了——这些都是代谢出问题的信号。

甚至小鼠的大脑也不好使了,比如碎片化睡眠的小鼠表现得更容易“迷路”:

● 在目标区域停留时间更短、穿越次数更少;

● 换到新物体识别测试里,它们也明显认不出“陌生面孔”了。

图注:碎片化睡眠小鼠乱走

深度睡眠对人类大脑也同样重要,这个时间里,大脑会启动“清洁机制”,清除 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垃圾,帮我们预防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疾病。

但如果你的睡眠一直被打断,这个机制就会被干扰,脑子的“夜间清扫队”也干不了活了。

给自己营造一个完整的夜晚

现代生活中,影响我们睡眠质量因素太多了:

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觉打呼、或者是家里有小宝宝需要照顾、年纪大了很难入睡.....

更别提工作做不完、手机很好玩、家里有宠物、楼板隔音太差.......

这些看起来微小的干扰,都会打断你本该进入的深度睡眠阶段。我们可以提前、主动做点改变,把夜晚还给睡眠:

● 喝酒不能真正帮助入眠,反而会导致睡眠相位上移,睡眠碎片化;

● 下午 4 点后减少咖啡、茶的饮用;

● 睡前 2 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夜里频繁起夜;

● 如果不能把手机放卧室外的话,试着减少睡前短视频的大脑刺激,换一些更舒缓的内容;

● 使用耳塞,拉好遮光帘,播放白噪音,打造安静黑暗的卧室;

● 戴睡眠手环或睡眠仪,记录觉醒次数和深浅睡眠时间,了解自己睡得好不好;

● 如果你有打鼾、呼吸暂停,尽早就医;

● 如果是新手爸妈,可以帮宝宝建立固定的睡眠节奏,两个人可以分担夜间起床任务,尽量保证每人至少一段连续睡眠。

另外,睡眠,对老人尤其重要。

很多人会说,“老人嘛,本来就睡得少”,但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约 43% 的老年人表示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1],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昼夜节律逐渐提前,褪黑激素减少、生物钟退化,导致睡得浅、醒得早。

老人的睡眠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更难获得高质量的、完整的睡眠。有研究发现,老人睡眠时间短、睡眠模式不规律,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显著相关[8]。

你可以帮他们:

● 换上遮光更好的窗帘

● 夜晚为他们关掉电视,减少蓝光干扰

● 为他们准备戴眼罩、耳塞

● 陪伴他们建立一个规律、放松的睡前流程

我们常常用“熬一晚”换一个成果,换一夜开心,却忘了完整、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缓冲能量的每日基础工作。

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爱的家人,都值得拥有一个安静、舒适、不被打扰的夜晚。

当我们拥有一个完整、高质量的睡眠,相信每个身体器官都会为此感到高兴。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