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为何在今年夏天病例数上升?与这些因素相关

2025-07-25 09:01:54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在全球以及我国传播较广。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在我国广东地区,病例数也在上升。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

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在全球以及我国传播较广。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表示,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而在我国广东地区,病例数也在上升。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23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17例。

今年夏天为何基孔肯雅热病例数上升明显?7月24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顾金保等专家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与病毒变化、蚊虫媒介和人群流动有一定关系。

顾金保表示,今年检测到的基孔肯雅病毒,与往年相比确实发生了变化,变异后的病毒更容易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来传播。气候、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虫媒传染病病毒传播媒介的范围不断扩大,再加上全球各地区人员不断流动,使本在南美洲、东南亚流行的基孔肯雅病毒被传播至对其免疫力较差的地区人群,大家也没有一定的防范意识。“这是一些综合因素导致的。”顾金保说。

7月24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传播与季节性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通常在雨季后出现流行高峰。该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蚊子叮咬传播,重要媒介蚊种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即基孔肯雅病毒在蚊子叮咬人类后进入人体内,通过血液系统扩散到全身,病毒再在人体细胞中复制,并通过蚊子叮咬再次传播给其他宿主。

顾金保表示,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在城市型疫源地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传播,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现的暴发为主,低温天气不容易传播;在丛林型疫源地中,受感染的灵长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灵长类-蚊-灵长类的方式传播,其病毒流行可长期存在。

“避免穿黑色、红色等伊蚊偏好的深色衣物,选择浅色长衣长裤。”顾金保提醒,目前应该让防蚊虫叮咬成为出行标配,在外出时可以涂抹含驱蚊剂的药膏,每4-6小时补涂一次;孕妇和1岁以内儿童建议减少使用含避蚊胺的产品,优先选择蚊帐等物理防蚊。

在预防方面,卢洪洲也提示,应及时消除蚊虫滋生地,家庭环境需做好灭蚊措施。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如花盆托盘、瓦罐、低洼处等,这些是伊蚊滋生的“温床”,只要做好“清积水、防叮咬、早报告”,就能有效切断传播链。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