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暴晒后的汽车秒变“蒸笼”,坐进去就像“蒸桑拿”。因此不少人被降温喷雾“种草”,“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但“降温神器”真的安全吗?
降温喷雾是消暑神器还是隐形杀手?
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气体通过加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实现快速降温。有的降温喷雾中添加了甲醚,是易燃易爆气体,并且含有神经毒性,大量吸入容易窒息。
实验人员将降温喷雾喷洒在身着衣物的假人模型上,喷雾成分迅速吸附在衣物表面。遇明火后,衣物猛烈燃烧,火势迅速蔓延。若发生在真人身上,后果不堪设想!随后实验人员将降温喷雾喷入模拟的密闭空间,遇明火后,空间内立即发生剧烈爆燃,威力巨大。
降温喷雾为何危险?
降温喷雾其成分通常含有乙醇(酒精)、丁烷、异丁烷、二甲醚等。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情况,极易产生燃烧或者爆炸。同时,喷雾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形式,以丙烷、丁烷、二甲醚等为推进剂喷出后,会立即向四周扩散,形成一个立体的“火舌”,燃烧空间就变得更大。
炎炎夏日,更要注意消防安全,谨防“神器”变“利器”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明火
降温喷雾中的易燃易爆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使用降温喷雾时,务必注意杜绝火源,在密闭空间内慎用,更不要对着明火直接喷射。
勿让降温喷雾接触皮肤
降温喷雾的工作原理是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有的产品可使局部温度降至0℃以下,若直接对着身上甚至皮肤喷,可能造成冻伤。
勿放置在车内暴晒
即使没有遇到明火,高温天气将降温喷雾留在车内也有巨大风险,暴晒后很可能过热引发爆炸。
此外,夏季高温
这些物品不要放在车内
↓↓↓
来源:国家应急科普宣传、河南省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