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吃剩凉皮确诊肝肾衰竭 差点换肝保命

2025-07-26 12:23:29热点要闻5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7月24日,杭州。近日,浙大一院收治了一名29岁食物中毒的小伙。该小伙吃了冰箱里放置了3天的凉皮后,出现剧烈的上吐下泻,甚至全身发黄,无法排尿,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后病情危重,随后转入浙大一院。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男子的饮食史,结合其胃肠...

7月24日,杭州。近日,浙大一院收治了一名29岁食物中毒的小伙。该小伙吃了冰箱里放置了3天的凉皮后,出现剧烈的上吐下泻,甚至全身发黄,无法排尿,家人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后病情危重,随后转入浙大一院。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男子的饮食史,结合其胃肠道症状和短时间内出现的急性肝衰竭、无尿(临床考虑急性肾衰竭可能),经医生诊断该男子是米酵菌酸中毒!

幸运的是,经过浙大一院急诊科、感染病科、肾脏病中心等多学科团队连续数日全力以赴的救治,对男子进行不间断血液净化,才艰难地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他肝肾功能逐渐开始恢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一碗隔夜凉皮,让这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深刻体会到了“病从口入”的致命凶险。 据了解,凉皮作为湿米粉类制品,在高温潮湿的夏季极其容易滋生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虽然这种细菌本身致病力有限,但它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却是致命的杀手!

米酵菌酸的特性令人胆寒,仅需1毫克的剂量就足以致命!主要攻击人体的肝脏、肾脏和大脑。而且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这意味着回锅煮、炒、蒸也无法有效破坏其毒性!中毒初期症状(如腹泻、呕吐、腹胀)易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而延误治疗。而且,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米酵菌酸的特效解毒药!因此,只能通过血液净化来清除体内毒素,以及对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抢救难度极大。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表明,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我国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中毒患者死亡率超过40%。

专家特别强调,夏季是米酵菌酸中毒的高发期。放置过久、变质的湿米粉类制品,浸泡时间过长的食用菌,发酵不当的谷物制品(如糯米汤圆)等,因其制作工艺、成分及储存环境,极易成为椰毒假单胞菌的温床,务必提高警惕!

来源:浙江经视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