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气温攀升
凉皮、木耳等消暑凉菜
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
对于金华义乌29岁的大壮(化名)来说
三碗消暑美食下肚
却将他推向生死边缘
差一点性命不保
以为只是拉肚子
结果被确诊肝肾衰竭
身强体壮的大壮是安徽人,一家四口在金华义乌打工。近日,大壮父亲从工地下班,带回来一大张凉皮,父子俩哐哐炫了好几碗。
剩下的凉皮,被两人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大壮本想着晚餐继续吃,结果直到第三天傍晚,他才从冰箱里取出凉皮,并按凉拌菜的做法,制作了一小盘酸辣凉皮,盛了整整三大碗后吃了个精光。
不久,大壮突感身体不适,最初以为是拉肚子,但家人察觉情况不妙,紧急将他送往医院。
医生检查后发现,大壮的肝肾功能指标超过正常值的数十倍,病情危重,便迅速将大壮转诊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急诊科进行抢救。
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率超40%
小伙换血保命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结合大壮的饮食史,以及其迅猛进展的胃肠道症状,和短时间内出现的急性肝衰竭、无尿(临床考虑急性肾衰竭可能),高度怀疑是米酵菌酸中毒。
随后,送省疾控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证实了专家的判断。
陆远强主任分析,凉皮作为湿米粉类制品,在高温潮湿的夏季极其容易滋生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致命”代谢产物——米酵菌酸。
据介绍,米酵菌酸毒性很强,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没有能够解毒的解药,临床上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对症治疗,无法完全缓解。中毒后常累及肝、肾、脑、心、肺等实质器官。轻则导致中毒者腹痛、呕吐、腹泻、乏力、烦躁,严重时可迅速引起肝肾损伤并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关键是,被它污染的食物无色无味,不好辨认。米酵菌酸命很硬,不仅不怕烹煮,耐热性还极强,即便是高温高压都不能将它分解。
因此,只能通过血液净化来清除体内毒素,以及对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抢救难度极大。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表明,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我国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死亡的“头号杀手”之一,中毒患者死亡率超过40%。
幸运的是,经过医院多方治疗,对大壮进行不间断血液净化,才艰难地将大壮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大壮的肝肾功能逐渐开始恢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夏天吃这些要警惕!
专家特别强调,夏季是米酵菌酸中毒的高发期。
这些食物是“重灾区”
01
放置过久、变质的湿米粉类制品
凉皮、米线、米粉、凉面、肠粉、土豆粉、红薯粉等,购买时务必选择正规商家,留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购买后尽快食用。比如散装河粉、凉皮等,尽量当天吃完。
在高温天,常温下存放超数小时或者冰箱里放隔夜后,要特别小心,一旦发酸、有异味,绝对不可食用。
02泡发过久的木耳、银耳
木耳、银耳本身完全无毒,正常泡发后食用非常安全。但泡发时间过长(尤其是室温下泡发过夜),或泡发后放置时间过长,细菌滋生越多,毒素也会悄悄积累。
03
放置过久的发酵米面制品
南方: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发酵玉米面;
北方:酸汤子、臭碴子。
生活中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01不自制发酵米面
不要自己发酵米面类等食品。不自制发酵淀粉类、玉米面、椰浆或椰奶等。
02
木耳要即泡即食
自己泡发木耳、银耳,一般冷水泡1-2个小时就可以加工食用,最好不超过4小时,用热水泡的话时间还要更短。
03
从正规渠道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米皮、凉皮、河粉等食品,且在购买当天食用。
04
购买新鲜的食材
不买不新鲜的鲜湿粉类或湿粉条类食品,尤其是购买散装销售的湿粉类产品,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低温储存,并在当天吃完。
05
存储要阴凉通风
选择阴凉通风环境储存食物,避免阳光直射。注意防潮、防霉变。发霉食物及时丢弃,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
最后
再次牢记这几点
远离米酵菌酸毒素
↓↓↓
夏季天气炎热
不仅要预防米酵菌酸
引起的食物中毒
也要注意食物变质
带来的危害
转发提醒家人
来源 | 浙大一院、深圳大件事、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