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白有个小黑点,正常吗?有这些特点要当心

2025-07-30 07:11:05热点要闻0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不少人照镜子时,会发现眼白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斑点,看着很明显。网上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飞蚊症前兆,有人怀疑是被睫毛扎的,还有人说代表肚子里长蛔虫了。到底哪个是真的呢?又有哪些斑点需要上医院看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黑斑、黑点可能是什么?...

不少人照镜子时,会发现眼白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斑点,看着很明显。网上也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飞蚊症前兆,有人怀疑是被睫毛扎的,还有人说代表肚子里长蛔虫了。

到底哪个是真的呢?又有哪些斑点需要上医院看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黑斑、黑点可能是什么?

一般人说的“眼白”,在医学上称为巩膜,是眼球壁的最外层纤维膜,正常呈瓷白色,质地坚韧。有一层薄而半透明的黏膜,衬于眼睑内层,又折返被覆于巩膜前面,这就是结膜。

当眼白出现小黑点或者小黑斑,有以下常见的情况:

1、眼睛表面的神经血管会汇集到眼球深处,在穿行处附近可能有色素沉着

眼球壁前面有小血管穿出,血管周围可能因色素沉积、血管壁结构透光性差异,表现为局部深色点状颜色改变。

属于正常解剖结构,无需特殊处理。

2、太田痣

巩膜壁表面大片斑点状或斑驳状色素沉着,呈青灰色、深棕色、灰黑色不等,可见于太田痣,可累及眼周皮肤。

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出现,也有人在青春期左右出现。常见于亚洲人(尤其日本人)和非洲人。

3、结膜色素痣

痣由黑色素细胞组成。

黑色素细胞分布在皮肤、黏膜、脑膜、眼等部位,产生黑色素,使我们的头发、皮肤和眼睛有深颜色,当这些细胞聚集生长,就形成了痣。

图片来源丨参考资料

结膜色素痣一般呈单侧分布、扁平或略微隆起、可能含透明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在年轻时就出现。

儿童期、青春期、怀孕时,痣可能增大、颜色加深,也许与这些时期的激素变化有关,中年后则倾向于静止或逐渐退化甚至萎缩。

日光照射也可能加重结膜色素痣的色素沉着、增加其大小。

根据黑色素的积累情况,结膜色素痣从缺乏色素沉着到粉色、肉色、深色不等。

图片来源丨参考资料 青少年炎性色素痣

图片来源丨参考资料

结膜色素痣大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处理,定期观察其大小、颜色即可,只有极少数(小于 1%)在随访多年后发现会发展为结膜黑素瘤。

4、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

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多出现在单侧,是在结膜上扁平的、不规则、形似地图状的色素沉着区域,颜色可呈棕色、巧克力色、金黄色,相较色素痣更薄、边界更不清晰[8-10]。

图片来源丨参考资料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浅肤色人群。

紫外线暴露、抽烟、高血压可能和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发生风险增高有关,也有研究发现,面部色素痣多的人群患病风险增高。

黑斑、黑点有什么危害?

会自己淡化吗?

它们大多属于生理性或者良性病变,不是飞蚊症的前兆,也很少自行淡化。

太田痣有一定的可能性发生为黑素瘤,最好每年进行眼科检查,不过大家可以放心的是,大部分黑素瘤病例见于白种人,且诊断时的平均年龄约 50 岁。

如果太田痣患者巩膜有较大片状蓝染或褐色斑点,需注意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皮肤表面是否出现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色素斑,如果出现,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结膜痣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定期观察和拍照记录其是否出现大小、颜色变化即可。

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通常是良性的,但异型性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需要活检确定)有发展为结膜黑素瘤的可能,属于癌前病变。

无异型性vs有异型性的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图片来源丨参考资料

加上结膜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相关研究还较少,在分类、管理上仍有争议,建议最好先由眼科医生检查、诊断、记录,再根据医生建议制定随访计划。

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结膜黑素瘤非常罕见,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人群中,有学者发现在亚洲,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 0.15 例。

出现哪些变化要看医生?

如果色素斑长期稳定无变化,也没有引起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观察即可。

如果在短期内巩膜色素斑迅速增大、颜色加深、边界变得不规则不清晰,或者出现眼部不适症状,比如: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色素斑出现溃疡、出血或者新生血管,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

眼科医生会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这些黑斑、黑点位置、形态、深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判断,必要时会建议您做进一步处理。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