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四川攀枝花一位市民发视频称,其在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捡菌子时,发现10余株被称为“冥界之花”的罕见物种——水晶兰。
7月30日,据四川昆虫学家、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辨认,该市民发现的物种确为水晶兰,“它们主要生长在高湿低温的环境。此前,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都曾发现过水晶兰。”
水晶兰,是一种分布于我国中高海拔山区的珍稀腐生植物,通体洁白、形态独特。公开资料显示,水晶兰属于杜鹃花科,株高10至15厘米,全株晶莹剔透,无叶绿素,呈半透明玉白色。因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共生真菌从腐烂的枯枝落叶中吸收糖类、水分和无机盐。
2025年7月,攀枝花市民在外出捡菌时,“偶遇”的水晶兰。图据网友
“虽叫水晶兰,但它们并不是‘兰’。”赵力介绍说,水晶兰多生长于高湿低温且恒定的环境中,因其每年仅40多天露出地表,即多在4月到6月开花,其余300余天隐匿地下,因此,又被部分网友称为“冥界之花”或“幽灵草”。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13年9月,由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发布,其中水晶兰等级被列为“近危(NT)”。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相关内容,“近危”即“未达到极危、濒危或易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水晶兰评估等级仍为“NT”。
2023年5月,为掌握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更新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其中,水晶兰评估等级仍为“NT”。
近年来,水晶兰在各地时有发现。据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官网消息,2022年6月,四川黑竹沟保护区首次发现并拍摄到水晶兰;2022年7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附近发现水晶兰。今年7月,赵力在云南哀牢山考察时,也发现了7株水晶兰。
“一般情况下,除科研人员外,水晶兰都是被捡蘑菇的人发现的。因为它很多时候与蘑菇是共生的。”赵力说,水晶兰本身是没有毒的,且具有比较温和的药用价值,“水晶兰是野生资源稀缺,不可随意采挖。”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