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发布通报:我们已关注到网络反映我院学生陈某某在社交平台发布辱骂国家运动员的不当言论情况。学院对此高度重视,已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作出严肃处理。(据7月30日极目新闻)
据多方报道,通报所涉学生陈某某以网名“向阳花”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针对国家乒乓球队运动员王楚钦、孙颖莎的侮辱性言论,其内容已超出正常批评范畴,包含大量低俗词汇与人身攻击。他肆无忌惮地用恶意满满的外号称呼国乒选手,对他们进行外貌攻击,编造子虚乌有的理由,贬低运动员的赛场表现和技术能力,并毫无顾忌地扬言会持续发表攻击言论。
很难想象,一个知名高校的学子,能够打出如此粗暴低俗、充满恶意的文字,实在是让人很想问一句:书都读到哪儿去了?球迷当然可以讨论和批评运动员的技战术,但如果批评变成“骂街式”的泄愤,暴露的只是骂人者自身的粗鄙与偏执。
国家队运动员肩负国家荣誉使命,他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值得我们的尊重和保护。陈某某身为知名大学的学生,还曾是乒超联赛的志愿者,本应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修养和风貌,却为了宣泄个人不满情绪,迁怒和辱骂奥运冠军,不仅凸显出其个人品德的败坏,给志愿者这一光荣的群体抹黑,更是损害了母校的声誉。所以,厦门大学关注此事并开展调查,是表明学校对网络暴力的零容忍态度,是维护校园文明、捍卫社会公序良俗的必要之举。
维护国家形象、守护公共利益、尊重法律与公德,是每个大学生乃至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厦门大学的校规中明确规定:“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诬告陷害他人,造成不良后果或性质恶劣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从法律层面上来看,陈某某公然在网络上侮辱他人,也已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校方表示要依规依纪严肃处理,较真的态度值得肯定,也期待学校调查处理的结果,同时,警方也应介入调查,如果陈某某的行为突破了法律底线,也应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品德有失,口出恶言者,应该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才是社会公平有序的表现。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说了千百遍,却总有人当成耳旁风。一方面是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以为躲在屏幕后就能为所欲为;另一方面,饭圈畸形文化的毒害不可小觑。此前,总有人说,追星就要追为国争光的健儿,但是,当体育圈被“非黑即白”的饭圈思维裹挟,当运动员被困于“粉黑大战”的漩涡,一切就都走了样,变了味。
近年来,不少运动员不是因为赛场表现和成绩上热搜,反而常常因为被造谣、被辱骂、被打扰而引发关注。跟机围堵、恶意造谣、拉踩引战……乱象丛生肆虐,体育的纯粹被乌烟瘴气所污染,力与美的较量沦为键盘侠的互撕骂战,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更可怕的是,从陈某某的行为来看,这种极端戾气正在向高校渗透,大学生本应积极向上,矢志求学,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创新者,不应该将发表极端言论当成张扬个性,更不能在虚拟世界中丧失了应有的分寸和边界。
品德教育绝不是高校的选修课,而应该是重中之重。一个人知识再渊博,学历再闪亮,若没有品德作为基石,也难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他们的网络言行,让学生明白“键下有分寸,言行有底线”,培养有担当、有素养的青年人才。
同时,对于体育领域的网络治理也得再加把劲,要完善舆情应对机制,压紧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主动清理不良内容和账号,对恶意中伤运动员的行为坚决亮剑。通过主动出击,从严治理,让理性发言、摒弃乱象成为每个人自发的行动,别再让网络脏水污染体育净土,为运动员撑起一片清朗的天空,让体育回归本原,让热爱不被辜负。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