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大订单”?当心,电诈洗钱的花样,又翻新了

2025-07-31 15:30:45热点要闻6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电诈犯罪的最后一步就是“洗钱”,就是把诈骗所得的赃款通过各种手段合法化。近年来,电诈洗钱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有下达任务派人去金店买金条的,有找人“帮忙”订购“现金花”的,还有二手平台购买名表的……一些普通人也被卷入其中,稀里糊涂就成了诈骗团伙...

电诈犯罪的最后一步就是“洗钱”,就是把诈骗所得的赃款通过各种手段合法化。近年来,电诈洗钱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有下达任务派人去金店买金条的,有找人“帮忙”订购“现金花”的,还有二手平台购买名表的……一些普通人也被卷入其中,稀里糊涂就成了诈骗团伙的帮凶。

如果成为“帮洗钱”工具,轻则被冻结账户,重则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检察官表示,遇到花样众多的诈骗名目,社会大众应坚持“不听不信不帮忙、多问多查多拒绝”,及时举报以绝后患。

300克金条!金店来了“豪客”

“黄金什么价啊?”一天,一个身高1米7左右、体态偏瘦的黑衣男子走进一家商场的金店。

男子自称代表公司购买黄金,双方谈好以630元每克的价格购买300克金条,男子还提出金条单个重量要在50克以上。令售货员有些意外的是,男子没有直接付款,而是索要银行账户,“一会儿由公司财务打钱。”男子解释。

售货员电话询问店长,店长觉得问题不大,让售货员调货,并把自己的个人账户给了售货员。男子在手机上操作一番,“一会儿钱就到账,我还有事儿,不在这等了,我同事会过来取黄金。”说着话,黑衣男子走出店铺。

不久,另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子进店。店长收到钱款后,通知售货员把黄金交给顾客。售货员登记了白衣男子身份证后,便让对方拿走了黄金。

当店长被银行通知账户被冻结后,才知道购金款是电信诈骗的赃款。

警方追踪监控,发现白衣男子出了金店后,直奔商场一处厕所,出来时,手里已经没有了装黄金的盒子。不久后,另一名男子从厕所出来,手里则多了一个盒子……最终,3名男子均被警方抓获。最后一名男子交代,黄金已经按“上家”指示卖给了回收黄金的店铺,钱款也打给了“上家”。

自述:“知道不对劲,就想挣快钱”

黑衣男子叫郑某,他交代,之所以参与“洗钱”,是网上一个朋友发来一条信息:“想不想挣钱?”“挣钱谁不想?”郑某便按对方要求到了某地和另一男子“接头”。

“我们在一个公园见面,我不认识对方。”郑某说,陌生男子给自己下载了一个聊天软件并加入了一个群,然后指派自己到金店和商家交易,“具体金额听群里安排,要对方银行卡,然后发到群里就完事了,一单给你1千元。”听到这里,郑某也琢磨出“不对劲”“不是什么好事”,便不想干了,但当对方把价钱提高到2千元时,郑某便同意了。

白衣男子史某供认,自己是在一个务工群里接的“活儿”。“我们都是线上联系,和我联系的人网名叫‘后知后觉’,他跟我说事情很简单,去金店把黄金取出来,再送到指定地点就行。”史某也听出来“不是好事”“估计犯法”,“我跟他说这太危险了,不想干,但对方说没事,取个黄金就几百块到手。”在利益诱惑下,史某也加入了这个犯罪团伙。

“我真的特别后悔,知道错了,为了几百块钱走上犯罪道路,我认罪认罚。”史某哭着悔过。

分析:三类人容易成为“洗钱”帮凶

海淀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李鹏介绍,目前有三类人特别容易成为电诈“洗钱”犯罪的帮凶:第一类是急于贷款但受限的人,他们听信电诈团伙伪装的金融中介谎言,只要银行卡有大额流水,银行就能放开贷款。因此,这类人会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电诈团伙供其接收赃款、转账洗钱;第二类是想挣快钱的低收入人群;第三类则是未成年人或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被抓获后还以为自己干的是“兼职”或“给朋友帮忙”。

李鹏提醒,要认清“参与犯罪”的法律边界,即便是“帮忙跑腿”“赚取小额报酬”,该行为也可能触犯刑法中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规定,将承担刑事责任。

同时,李鹏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央行首次针对贵金属和宝石行业专门制定的反洗钱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单次交易金额达到或超过10万元人民币(含等值外币),金店等机构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等规定。李鹏呼吁相关商家、单位加大对从业机构及工作人员反洗钱培训,发现可疑线索及时报案。

2万“现金花” !花店来了“多金男”

“您的银行卡存在电诈风险,已被冻结止付……”接到银行来电,一下子冲散了花店老板李先生刚做完“大单”的喜悦。直到民警上门,他才知道,事情就出在这个“大单”上。

不久前,经营着一家鲜花店的李先生接到一个订货电话,“我想定制一份2万元的‘现金花束’送给女朋友。”听对方声音,是个年轻小伙子——这种“现金花束”寓意着让女友“有钱花”。

创意礼品近年来较为多见,而且对方一出手就是2万元,肯定是个有钱的客户。李先生不敢怠慢,根据对方需求为其推荐款式。最终,双方谈妥价格,对方在网上支付成本费、手工费、送货费等共计400余元。

撂下电话没多久,小伙子又传来信息:老板, 我现在不能送现金到店里,支付宝和微信转账也不方便,能不能直接把钱打你银行账户里。

李先生没多想便答应下来,把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发送给对方。大约两小时后,短信显示该卡到账2万元。李先生取现后回店精心包装成“现金花束”,并通过快递送到了顾客指定的地点。

李先生正想把成品照片发朋友圈宣传时,忽然接到了银行涉电信诈骗的电话。此时,李先生已经被小伙子拉黑。

警方告知李先生:对方转来制作“有钱花”的钱款,是电信诈骗他人所得的赃款。李先生取现、做花、寄递,实际上是帮助诈骗团伙完成了赃款转移。

分析:三大疑点不符合常理

得知真相,李先生十分懊悔,他回忆整个过程,发现自己如果不是被“大单”冲昏了头,其实这一单疑点不少。

首先,这种创意礼物制作起来通常比较麻烦,商家一般报价不低,正常情况下,顾客会讨价还价。但对方急于制作,自己开口一报价,对方便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其次,如果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不方便,为何网上转账就可以?显然对方只能用银行账户交易。

最可疑的是,“有钱花”涉及大量金钱,如此高成本礼物,当事人全程不露面,也不关注成品直接寄递,不符合常理。

提醒:不要随意提供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

承办该案的海淀检察院检察官李思瑶介绍,近年来,通过创意礼品洗钱的案件时有发生,除了“有钱花”,还有人以给亲友祝寿、送礼为由,要求蛋糕店把现金藏入蛋糕中,犯罪手法和上述案件几乎一样。

李思瑶提醒,鲜花销售、创意礼品行业经营者要提高警惕,谨慎接收涉及现金流转相关订单,规范收款流程,拒绝收取来历不明的货款;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或收款二维码,避免无意中成为骗子洗钱的工具;接到高金额、“照单全收”、买家不露面等可疑订单时,应更加警惕,对于存在明显异常需求的订单应主动上报公安机关,不要落入犯罪分子洗钱圈套,成为电诈“工具人”,轻则冻结账户、影响经营,重则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25万“二手”名表!鉴表原是“一场戏”

在咖啡店里坐下,张先生看着对面的“鉴表师”戴上白手套,手持放大镜,一副专业的样子,却不知,一场为洗钱构思的“剧本”开演了……

名表爱好者张先生在二手平台挂出一块昂贵手表,很快有人询价,双方在网上敲定了25万元的交易价格。“这么贵的东西,我得找人鉴定一下。”对方的要求很合理,张先生答应下来。

双方的交易也由此脱离了二手平台,转而用聊天软件沟通——这场本应在平台监管下有迹可循的买卖,悄悄变成了一场暗藏猫腻的线下交易。

很快,“鉴表师”李某某和张先生约定在咖啡店见面交易。

李某某显得很专业,对着手表各处细节拍了又拍,并把编码发给“幕后团队”验真。一套流程下来,让张先生信以为真。很快,李某某表示验真通过,并索要张先生的银行账户。很快,25万元跳过二手平台打进了张先生的账户。钱款到账,张先生放心地将名表交给了李某某。

然而,这笔钱很快被警方冻结——这是电诈赃款。

随着调查深入,张先生得知自己落入了电诈团伙的洗钱陷阱:李某某根本没有任何鉴表能力,全程只是按“神秘人”的指令演戏。收到表后,他转身就按照指令把手表藏在隐蔽胡同的汽车下,等着同伙取走。那25万元,实际是被害人杨某某被电信诈骗的血汗钱。最终,名贵手表落入电诈团伙手中,赃款借着交易的外壳,完成了“洗白”。

李某某到案后交代,自己是经他人介绍来干这活儿的:拍拍照、取块表,一单能赚1500到2000元。而且还被传授了一套“反侦查”小技巧:用小号聊天、聊完就删记录、绝不能私下联系客户,生怕留下任何痕迹。

分析:“不知情”不一定能免责

“在洗钱犯罪过程中,可以说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是完全无辜的。”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铭指出,洗钱就是犯罪分子通过交易完成赃款从“线上”到“线下”的转移,如果是正规交易,一般都在监管之下,很难实现洗钱。因此,洗钱犯罪能够成功,往往是抓住了商家的漏洞或普通人的“趋利性”,以金钱等为诱饵,引诱交易脱离平台或机构监管。这种情况下,“不知情”很难成为免责借口。特别是可以预料到对方可能涉嫌犯罪,仍然提供帮助,应该同样承担刑事责任。

提醒:警惕“脱离平台”的交易陷阱

海淀检察院检察官肖瑶介绍,通过二手交易洗钱是最新出现的作案方式。

“平台监管流程是防范风险的重要屏障,脱离平台私下交易,不仅可能因证据缺失导致维权困难,更可能被利用为洗钱工具,账户随时可能被冻结。”肖瑶提醒,卖家务必坚持通过平台完成付款、交货全流程,拒绝私下转账、线下绕过监管的交易要求。

同时,卖家对于要求快速交接、隐蔽交货、使用小号沟通、删除记录等异常行为要保持高度警惕,发现可疑情况,应保留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证据,尽快报警,避免沦为犯罪“工具人”。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