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佛山释放不咬人蚊子捕食咬人蚊子#
登上热搜
网友表示,灭蚊肯定是好事
不咬人的蚊子是什么蚊子?
它又为什么会吃蚊子?
一起了解↓
01
放蚊子吃蚊子灭蚊有奇招
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
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灭蚊就成了当前防治基孔肯雅热的关键
除了化学消杀、环境改造
生物手段也不容忽视
△白纹伊蚊
7月30日
中山大学张东京副教授带领团队
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
无法清除蚊虫的孳生地
按比例释放此前在该地采集
经过实验室培育的华丽巨蚊幼虫
以捕食白纹伊蚊幼虫
△华丽巨蚊幼虫
华丽巨蚊,是白纹伊蚊的天敌
它们的幼虫生长环境接近
都偏好屋顶积水、树洞、花盆等小型容器
研究发现
一只华丽巨蚊在幼虫时期
至少可以吃掉
80—100条白纹伊蚊幼虫
△华丽巨蚊幼虫吃白纹伊蚊幼虫
长大后的华丽巨蚊怎么办?
华丽巨蚊虽然蚊如其名——体形大
但成虫以植物汁液和花蜜为食
不吸血,不侵扰人畜
释放华丽巨蚊幼虫大约一周以后
中大团队将实地评估效果
希望借此从中长期
提高防治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的效率
02
灭蚊大战生态防控还能这么干
投放雄蚊“以蚊治蚊”
近期,佛山禅城区祖庙街道
也试点了“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法”
释放携带沃尔巴克菌的雄性白纹伊蚊
其与野外雌性白纹伊蚊交配后
产下的卵无法孵化
直接从源头上降低蚊虫的“出生率”
而沃尔巴克菌无法感染人类等脊椎动物
释放的雄蚊不叮咬、不传病
“养鱼防蚊”科学又环保
投放鱼苗灭蚊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既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又能构建长效防控机制
7月24日
广东佛山在亚洲艺术公园、中山公园
累计投放鲢鱼、鲮鱼鱼苗5000尾
这些鱼宝宝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
有助于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
这些鱼会影响生态吗?不用担心!
当地投放的鲢鱼、鲮鱼都是本地鱼种
并且投放在公园的人工湖中
水域相对封闭
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控蚊效果
当地相关部门后续会持续监测、做好评估
03
个人防护关键避免被蚊子“叮”上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上市疫苗。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清理自家庭院和室内可能积水的容器等,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托盘、地漏处等。
安装纱门、纱窗,检查门窗缝隙,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
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蚊液,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剂量、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部位,或喷洒在衣服上。
室内灭蚊以电蚊拍、灭蚊灯等为主,可辅以电蚊香等。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如出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