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意外受伤
反复不愈
竟发展成恶性肿瘤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布一起临床案例。6个月前,杭州50多岁的王女士在工地干活时不小心扎伤脚底,当时没太在意,简单处理了伤口。可接下来,小伤口迟迟不愈,总是反复破溃出血,脚后跟还长出一个“小肉球”,疼痛难忍。
△图源:杭州市一医院
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判断王女士脚上的肿物可能是黑色素瘤,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
果不其然,经过病理检查,王女士被明确为恶性黑色素瘤。好在发现早,经过手术切除后,王女士伤口恢复迅速,目前在肿瘤内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让王女士想不通的是,怎么一次意外受伤,就得了黑色素瘤呢?
黑色素瘤转移快、范围广
被称为“癌症之王”
黑色素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体表及脏器黏膜表面。当黑色素细胞发生恶变,就会形成黑色素瘤,它可能出现在经常暴露于阳光下的面部、颈部、四肢,也可发生于黏膜、眼葡萄膜等部位。
△图源:健康郑州
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较高,且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特性。它可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转移至多种器官。
△图源:生命时报
黑色素瘤因转移快、范围广,被称为皮肤肿瘤“癌中之王”。
外伤与黑色素瘤密切相关
肢端型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常见类型,占比50%左右,常发生于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等。
外伤是肢端黑色素瘤最明确的诱因之一,受伤、反复刺激或长期炎症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此外,对于“痣”的不恰当处理或摩擦、抓挠,也很有可能引起色素痣恶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科主任李金晟表示,一些人知道黑斑或黑痣容易演变为黑色素瘤,但久治不愈的外伤同样有可能产生病变。黑色素瘤早期可能表现为局部颜色改变(如黑斑)、轻微隆起或溃疡,容易被误认为是外伤后的淤血、结痂或感染。尤其是肢端型黑色素瘤(如足底),患者可能未重视,直到溃疡持续不愈或扩大才就医。
因此,任何持续不愈的皮肤病变,尤其是足底、手掌等部位,一定要尽早就医,千万别硬撑。
如何预防黑色素瘤?
李金晟表示,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劳动保护,及时正确处理各种外伤,消除长期不愈的皮肤慢性炎症,避免长期接触紫外线,这些都是预防黑色素瘤的重要措施。
正确处理外伤
如果皮肤受到外伤,参考以下急救步骤:
清创: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把伤口内污染存留物或表面的杂质冲洗干净。
消毒:对伤口清创后,涂抹碘伏等消毒药物,防止伤口感染。
止血:如果伤口较浅,只是局部少量出血,可以使用碘伏棉球对消毒后的伤口进行按压止血。必要时前往医院,由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
观察:如果伤口迟迟不愈合,或出现肿胀、化脓等情况,甚至皮肤损伤部位长出“黑痣”,要及时就医。
识别早期恶变症状
对于身上的痣会不会病变,可根据早期黑色素瘤检测的“ABCDE”法则初步判别。
△图源:健康郑州
A不对称性:正常的黑痣通常较为对称,且形状规则,而黑色素瘤的形状往往不规则,且两半不对称。
B边界:良性黑痣边界清晰、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而黑色素瘤的边界通常较为模糊,且不规则,可能呈锯齿状,或者出现缺口。
C颜色:正常黑痣的颜色比较单一,通常为均匀的黑色或棕色。而黑色素瘤的颜色可能包含黑色、棕色、蓝色、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混杂。
D直径:一般而言,普通黑痣直径较小,通常小于5mm。当黑痣或皮肤病变直径大于5mm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E演变:正常黑痣一般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比较稳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变化。黑色素瘤则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增大、形状改变、颜色变深或变浅、表面隆起、破溃、出血等演变情况。
△图源:生命时报
绝大多数色素痣为良性,除影响外观外,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日常仍需密切观察其变化,尤其是手部、脚部经常容易受到摩擦的部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避免紫外线暴露
防晒是预防黑色素瘤的关键一步。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建议做好防晒,如佩戴宽边帽子、太阳镜,穿着防晒衣等。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黑色素瘤恶化快、难治愈
对于身上的痣和外伤伤口
要注意观察 科学处理
若出现伤口迟迟不愈等情况
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