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河南约2万公里,在非洲几内亚努涅兹河畔,我省首个海外港口枢纽项目——由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建设的几内亚内河港口项目一期工程,正进行重载装船作业前的准备工作。该项目已于6月30日完成空载试运行,即将投入运营。“拥有自己的港口后,我们可以将更多高质量的铝土矿和非洲优质的农产品带回国内。通过打造豫非河海联运物流新通道,助力河南通江达海再提速,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拓展矿产开发产业链条。”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几内亚港口公司总经理宋磊说。
这是我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个缩影。8月3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2025年河南省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名单,包括中国河南国际集团几内亚港口项目在内的105个项目上榜。
据了解,该项目名单分为利用外资、境外投资、国外贷款、中长期外债4个类别,是我省按照“链接境内外、体现国际化”标准梳理发布的,旨在落实国家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聚焦“两高四着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高质量国际合作项目链接全球高端资源。
其中,利用外资项目共46个,总投资259.22亿元。项目实施单位多数是华润、顶津、神马、荣盛等世界500强或所在行业的头部企业。比如,总投资20亿元的正大(漯河)超级食品工厂项目,是正大集团在国内布局的首个蛋品深加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漯河食品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链群核心竞争力。境外投资项目22个,包括河南豫矿开源矿业有限公司在坦桑尼亚勘查金矿及石墨矿项目、城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匈牙利包尔绍德30MW光伏发电项目等。中长期外债项目31个,国外贷款项目6个。
业内专家表示,河南作为内陆省份,通过实施一批标志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助于推进全省在有效链接全球要素资源、开辟对接全球通道、融入全球产供链上实现突破,使得更多河南元素走向国际。这批项目也是我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主要载体。
为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5年河南省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将完善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企业服务,积极向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推荐本名单内项目,灵活运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等政策满足项目资金需求;对名单内项目,在审批备案、进口设备免税、争取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大全方位支持。同时,落实国家最近印发的《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用足用好相关惠企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我们将建立滚动接续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台账,动态跟踪已签约的外资项目,做好境外投资项目靠前服务,提前储备一批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绿色低碳等领域,谋划一批招商引资项目,打造一批招商场景,力争通过项目牵引,稳定外资基本盘,增强全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建设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提供坚实支撑。”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