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对着电脑一动不动,低头玩手机一刷就是个把小时,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有了肩颈问题。漫长疲惫的工作后,如果能安排一场“肩颈SPA”,那是相当惬意的事。然而,这看似放松的按摩背后,其实暗藏危机,近日,35岁的小赵在颈部按摩突发急性脑梗,险些丧命。
小赵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平时工作压力大,经常一到家就躺下刷手机,一刷就停不下来,要“报复性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才肯放下手机入睡。
因为长时间看电脑玩手机,他的脖子早已发出“抗议”,尤其近期工作多,脖子格外酸痛。趁着休息日,他就去按摩店按摩放松了一下。
王凯为患者手术。
按摩后的当天晚上,小赵突然发现右手失去知觉,连手机都拿不稳,右腿也像灌了铅,抬不起来。他赶紧跟家人讲述身体的异样,却发现讲话“大舌头”,还一边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家人慌了神,将他送到宁波市第二医院急诊科就诊。经检查,小赵的情况考虑为急性脑梗塞,进一步颈动脉CTA检查显示颈动脉狭窄50%。
幸运的是,经过溶栓治疗,小赵最终脱离危险。几天后,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病区负责人王凯主任医师为他实施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将颈动脉斑块完整剥离。
如今,小赵恢复良好,右侧肢体肌力也恢复了,也能正常讲话,回归工作岗位。
小赵才35岁,看起来好端端的,怎么就突发脑梗了?
王凯介绍,小赵的脑梗由两部分原因导致。根本原因是他的颈动脉内存在不稳定斑块。这类斑块质地较软,容易破裂,破裂后斑块内的脂质会暴露,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诱因是不当的颈部按摩。按摩师曾对小赵的颈前区进行按压揉搓,按摩的外力加速了血栓脱落,这些血栓随血流“上头”,最终卡在了脑动脉,引发脑梗塞。
颈部是人体最精密的“交通枢纽”之一,分布着颈动脉、椎动脉、神经和颈椎等重要结构。若按摩不当,还有可能导致颈动脉内膜撕裂,血液渗入血管壁形成动脉夹层,脑供血中断,导致脑梗。抑或者按摩时,刺激到血管周围的神经,导致血管持续痉挛,使脑部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那是不是不能进行颈部按摩了?王凯表示,只要“选对地方、避开禁区”,还是可以进行的。首先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尤其本身有肩颈疾病的人,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按摩理疗;其次,按摩时注意避开高风险部位,以颈部按摩为例,无论是否有颈动脉斑块,都建议避开颈动脉三角区(颈前区喉结两侧横开2-3厘米处),该区域的血管距离皮表较近,大力揉捏按压极有可能损伤动脉内壁。
王凯特别提醒,若在颈部按摩后出现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舌僵、头晕头痛、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过去,颈动脉狭窄被视为“老年病”,近年来却悄然盯上了三四十岁的年轻人。王凯也表示,临床上接诊的年轻病人增多,小赵就是其中一位。
这一变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长期熬夜、久坐、高油高盐饮食、吸烟酗酒等行为,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让血管老化进程大幅提前,加速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小赵长期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
王凯提醒,颈动脉狭窄并非老年人专利,年轻人同样要关注血管健康,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合理用药、必要时手术治疗,有效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
睡前有这5种表现要注意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常在夜间发作。
多数患者发病前会出现早期预警信号,及时识别这些症状,并在黄金4.5小时内接受治疗,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进行性头晕、头痛
睡前出现进行性发展的头晕、头痛症状,且比平时更剧烈,看东西天旋地转,这可能是脑组织缺血引发血管痉挛所致。
2、身体一侧发麻
行走时一侧下肢无力,有“踩棉花”感;步态不稳,伴有肢体麻木感。由于一侧头部神经受压迫,身体一侧会突然发麻不适,伴有言语不清表现。
3、视物不清
突然眼前发黑,视物模糊,通常持续数秒至几分钟。这可能是因颈内动脉眼动脉段供血不足,引发视网膜缺血。
4、频繁打哈欠
睡前频繁打哈欠,伴随全身无力、嗜睡、明显头晕等症状,需警惕脑部严重缺氧。
5、经常流口水
睡觉时流口水,同时伴有嗜睡、头痛或嘴眼歪斜等症状,这可能是局部脑组织缺血所致。
提醒:上述症状单出现或组合出现均需警惕;症状持续超过5分钟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脑梗自查方法
高血压、吸烟、心脏疾病等是脑梗高危因素,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腹型肥胖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预测脑梗发生风险的高低,首先要了解自身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可根据以下项目自查。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增加数倍。
我国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为收缩压(俗称“高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毫米汞柱。
2、超重或肥胖
体重过重或肥胖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这些都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3、抽烟、酗酒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吸烟者的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诱发心律失常,增加脑梗风险。
4、高盐高脂饮食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高脂饮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的盐摄入量为6克,对于盐敏感人群尤其是盐敏感性高血压人群最好控制在3克以下。
5、缺乏体力活动
缺乏运动或体力劳动付出的代价很大,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肌肉疾病等都可能出现。
6、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脑梗虽然不是遗传性疾病,却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疾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患脑梗死的风险可能比普通人更高。
来源:潮新闻、CCTV生活圈、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