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多
频繁洗澡的你注意啦
洗澡如果洗不对
可能让你的血管
心脏、皮肤都受伤
冷水澡成“要命澡”?
夏天千万别这样洗澡!
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增多,皮肤毛细血管常处于扩张状态,如果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不适。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史和心律失常人群,应尽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
哪些人群可以洗冷水澡?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在身体状态很好的情况下适当洗冷水澡有一定好处,比如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神经系统、调节肠胃、增强抗病能力等。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冬泳爱好者、专业运动员等,坚持洗冷水澡能够帮助提高耐寒能力、促使皮肤光滑等。
需要注意的是!!!
洗冷水澡尽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先用冷水拍打四肢,再用冷水浸湿毛巾擦拭前胸和后背,最后将冷水淋湿全身,洗澡过程中如感到寒冷,应缩短淋浴时间或升高水温。
此外,无论是哪类人群,在剧烈运动过后,都不宜立刻洗冷水澡!
夏天洗这3种澡
小心疾病找上你
01
洗澡时间太长
夏天天气炎热,浴室温度也相对较高,长时间待在封闭、闷热的环境里,容易喘不过气,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时间站立洗澡也是对体力的“挑战”。
正确做法
一般淋浴5~10分钟就足够了,即便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特别是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不建议长时间泡澡。
02
洗澡力度太大
洗澡时搓澡力度太大,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健康的皮肤屏障,可以阻挡灰尘、细菌等进入身体,也可以起到保湿作用。如果它受损,就会加速水分流失,造成敏感、干痒,也更容易被细菌感染。
正确做法
洗澡时适度清洁,减少搓澡,健康皮肤2~4周搓一次澡就可以了。力度要轻,以皮肤不发红、不疼痛为准。
03
洗澡时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
夏天洗澡频率高,如果每次洗澡时再使用清洁能力比较强的清洁产品,比如硫磺皂等,可能就会损害皮肤保护层,造成皮肤干、痒,甚至诱发湿疹。
正确做法
● 洗澡时,建议选择弱酸性洗涤用品,有助于在清洁皮肤的同时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 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身体乳,帮助锁住皮肤水分。
这3个时刻
最好别洗澡
01
吃饱饭后
如果吃饱以后立即洗澡,消化道血流量、消化液分泌都会减少,从而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也有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饭后马上洗澡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虚脱、晕倒等症状。
正确做法
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以后再洗澡。
02
剧烈运动后
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血管负担,对于体质差的人,可能还会有致命危险。
正确做法
建议待心跳、血压恢复正常再洗澡。
03
大量饮酒后
醉酒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在湿滑的浴室里,可能会出现磕碰、跌倒等意外。
△这些错误的洗澡方式,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