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台电脑主机、二十余部手机和成捆的电话卡。这些看似普通的电子设备,背后藏着一个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信息、为诈骗集团“输血供粮”的犯罪网络。
8月11日,湖北省南漳县检察院披露一起新型技术犯罪案,该团伙通过AI动态视频破解电话卡实名认证,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超600万元,3名被告人全部获刑,并处罚金。
去年5月,南漳公安机关接到外省公安机关移交的一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线索。根据线索,南漳公安机关找到了涉嫌利用AI技术合成人脸动态视频的陈飞。
承办检察官赵小霞介绍,陈飞是一名00后,初中毕业后无固定工作,原本靠打游戏、做代练谋生,因对AI换脸技术感兴趣,自学相关技能并在网上发布作品。很快,有人联系他制作用于电话卡实名认证的AI合成人脸动态视频。在利益诱惑下,明知可能违法的陈飞接下“订单”,迈出犯罪第一步。
随着侦查深入,一条“技术+物流”的新型犯罪链浮出水面:陈飞和肖强等人从网络非法获取大量身份证照片,利用AI换脸工具制成包含眨眼、张嘴等活体动作的动态视频,辅以插件骗过电信运营商人脸核验系统,非法激活电话卡;另一团伙成员通过电商平台批量购买电话卡,利用快递中途改址或专人转寄等方式“洗白”运输痕迹;秦海则当起“中间商”,把激活的电话卡以450元到550元一张的价格卖给“卡商”,最终流入诈骗团伙手中。
查获的电话卡
“整个团伙分工明确,像一条高效生产线。”赵小霞介绍,技术组制作“人脸通行证”,物流组洗白痕迹,秦海则作为枢纽连接买卖双方,串联整条犯罪链。警方在陈飞电脑中,查获1098条身份证信息及200余张电话卡,经国家反诈平台比对,其中23张电话卡直接关联35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93万余元。在肖强电脑中,警方查获85条身份证信息及167张电话卡,经国家反诈平台比对,其中27张电话卡直接关联30起诈骗案,涉案金额达314万余元。
经查,仅一年时间,陈飞、肖强、秦海这一3人小团伙就激活贩卖电话卡368张,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超600万元。目前,追赃挽损工作正在进行中。
本案查获的上千张身份证照片大多源于网络泄露。“这些身份证照片一旦被用AI技术激活电话卡,就成了诈骗工具。”承办检察官解释,诈骗分子使用这些“实名”电话卡冒充客服、公检法人员,实施精准诈骗,让人难以防范。
今年4月,这起由南漳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在当地法院宣判:陈飞被判一年二个月、罚金五千元,肖强被判一年、罚金五千元,秦海被判一年八个月、罚金一万元,涉案工具和违法所得被依法处理。目前,相关判决已生效。
承办检察官提醒广大市民,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切勿随意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或视频,对要求“视频认证”的陌生链接保持高度警惕。要定期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查询名下电话卡,发现信息被冒用或遭遇可疑诈骗,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