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旅游,简直是鬼门关一日游。
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演员张晋,在节目中罕见地分享了一次让他后怕不已的经历:一次看似普通的旅行,竟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突发心脏问题,“差点死掉了”。
演员张晋旅行时突发心脏病
日前,51岁演员张晋在某档节目中回忆,2025年4月与妻子蔡少芬和孩子们在国外旅行时,突发心脏病。
他说当时自己突然感到胸口剧痛、呼吸困难、浑身冒冷汗,“当时蔡少芬离我大概10米的距离,然后我当时说不出话来,感觉好像有一个深渊,我在往下掉”。
演员张晋参与节目截图
张晋称,回来后马上去做了检查,并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医生说当时他可能死在那里(国外)。
“我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跟死亡很接近的感觉,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会很恐惧,我当时觉得一闭眼,就会离开我最亲的人。”
张晋透露,经历过这一次“危机”后,自己的生活重心发生了一些变化。在4月25日,他更新了一条网文,写道:“原来生活是这样,这段时间感觉太不一样了,感恩感恩”。
图据@张晋max
从医学角度看,张晋描述的每一个症状,都精准地指向了一个极其凶险的急症——急性心肌梗死。
同样,近日35岁男歌手朴翔去世的消息也引发关注。据极目新闻8月11日报道,朴翔于8月8日凌晨因心梗意外离世。其生前好友表示,朴翔之前身体还不错,没想到突然去世了。
这些经历,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心脏急症从不挑人,也往往毫无预兆。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心梗知识,就可能挽回更多宝贵的生命。
14个心梗“高危时刻”
务必提高警惕
1. 劳累时
有的人工作起来几天都不休息。这种没有规律、过于劳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2. 高压时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往往会集中到一起。人在紧张时,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这很容易引起心梗发作。
3. 如厕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大,血压迅速上升,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梗死。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大便不畅时可辅助用药。
健康时报资料图 任璇摄
4. 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有心脑血管病的人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冠心病者及中老年人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应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5. 生气时
2021年《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生气是心梗、冠心病的重要诱因。生气或愤怒会促进血液中的炎症白细胞迁移到主动脉,导致动脉中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脱落,诱发心梗。
6. 悲伤时
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降低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引起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建议保持心态平衡,切忌过喜过悲。
7. 打牌时
打牌、下棋时久坐不动,情绪激动时,血压会飙升,心率增快,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建议有冠心病的人及中老年人在进行打牌等娱乐时,适当活动,利于血液循环,不宜久坐。⑤
8. 晨起时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晨起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
9. 打呼时
睡觉时“打呼噜”,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在低氧血症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可导致夜间急性心肌缺血,严重还会诱发急性心梗。建议睡觉打呼噜的人尽早治疗,排除风险。
10. 太饱时
暴饮暴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腹胀等症状,同时会增加心脏供血减少、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风险,引起心肌缺血加重,诱发急性心梗。
11. 受凉时
平时要避免低温刺激。比如冠心病患者游泳时受到凉水刺激,容易引发血管痉挛,诱发心梗。建议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游泳前做好热身,避免低水温刺激;有冠心病的人最好别游泳。
AI生成图
12. 吸烟时
吸烟会促使动脉硬化,也会增大心梗的危险。另外,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血管闭塞,发生心梗。要远离烟草、二手烟、三手烟。
13. 喝酒时
酒精会引起大脑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可诱使心律失常。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则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急性心梗。建议冠心病者及中老年人别喝酒,同时清淡饮食。
14. 熬夜时
通宵不睡或劳作无度,血管壁会一直处于收缩状态,渐渐就会僵化,失去弹性,容易动脉硬化。
胸痛和大汗,是急性心梗最典型症状。疼痛常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范围至少一个巴掌大小。像胸口放了块大石、或用胶带缠了几圈。还常伴有莫名的恐惧、焦虑感。
一般超过15分钟甚至数小时以上,且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无效。
心梗属于“又急又重”的凶险急症,一旦发生,赶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救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随时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