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一段
“老人第一次坐高铁
招手喊停”的短视频
让不少网友好奇
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
如何做到进站时平稳减速
准确无误停到旅客面前呢?
精准把握“陆地航班”的制动时机
可不是件容易事
小编今天就来为你讲解
站台上的“神秘坐标”
高铁站台两端设有蓝底白字的停车位置标,
这是高铁司机停车的参照目标。
列车停稳的那一刻,驾驶室的参考点必须与标识对上。技术熟练的“老司机”能把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不到一个手掌的宽度!
“智慧大脑”保驾护航
以复兴号为例,司机室里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是一个“超级大脑”,能够实时提供线路坡度、限制速度等数据,给司机操纵提供参考。
同时,该系统能够根据最高安全速度,监控司机的操纵速度;地面和车上的运行控制系统相互配合,为速度控制和精准停车提供保障。
“钢铁巨龙”精准停靠
除了“智慧大脑”的辅助,高铁司机过硬的驾驶技术更是至关重要。停车轨道、线路坡度等,他们都要同时计算在内。
眼观六路、双手联动!他们一边盯着速度表,一边估算着离停车标的距离,手、眼、脑高度协同,才能让几百米长的动车组精准停靠。
为了练好精准停车,高铁司机不仅要在模拟舱里进行成千上万次的练习,还要熟记不同车型的“刹车手感”和不同车站的站台长度。
此外,高铁司机还要钻研线路坡道、信号系统与列车制动性能的精密配合,将每一次驾驶数据化作经验积累,磨炼心智,锤炼操作,确保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精准驾驭“钢铁巨龙”。
丝滑进站,平稳停靠
列车安全抵达的背后
是日复一日的责任与坚守
高铁司机有话说:
“我经常驾驶复兴号停靠南京南站,站台地面贴有黄色、蓝色、绿色、紫色地标,可以帮助旅客快速找到自己的车厢位置。所以,列车进站停稳后,车厢门要与站台指示的车厢号精准对位,方便旅客上车。”
——南京东机辆段 刘瑞哲
从“贴地飞行”到“精准停靠”
操纵列车平稳对标停车
每一个动作
都凝聚着高铁司机对细节的
极致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