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微信号“国医时代”发布《关于“阮少平”与<中医中国>栏目无关的严正声明》。
《声明》中称,“近日, 我方关注到媒体对‘阮少平’ 的相关报道,鉴于其负面网络舆情对我方出品的 《中医中国》栏目造成不良影响,特做如下声明:一、我方出品的《中医中国》档目与阮少平的‘中医中国创始人’、‘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人’、‘中医·中国一带一路出海行动发起人’等称号,无任何关系,其相关信息中所指的 《中医中国》也并非我方出品的 《中医中国》栏目。二、恶意盗用《中医中国》栏目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到我方出品的《中医中国》栏目的正当权益,损害我方《中医中国》栏目的公信力,对恶意盗用《中医中国》栏目的行为,我方将收集证据,竖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方的民事及刑事责任。”
上述《声明》的落款是《中医中国》栏目出品方:国医时代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微信号“国医时代”8月11日也发布了该《声明》。据“国医时代”微信号介绍,《中医中国》栏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指导、国医时代出品,享有全球独家版权。栏目是以张伯礼院士、柴嵩岩国医大师、张世臣教授等知名专家团队学术支持,以同仁堂集团、华润集团、中国中药集团旗下等众多品牌中药经典名方参与摄制,以中医药文化探源、传承、创新、应用为场景的大型中医药文化栏目,在新华社客户端首播、全网平台转播。
阮少平以“院士”身份出席活动。
假院士阮少平一事持续发酵
阮少平假院士和高校原副校长的身份被证实是冒充后,曾在官方账号上刊发与阮少平有关报道的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也引发关注。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2024年4月11日曾发布了一则活动报道,参会人员介绍中,第一个就是阮少平,其职务介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会人员中,与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有关的,还包括该促进会永久名誉会长李建辉。
而据澎湃新闻报道,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永久荣誉会长余鹏翔“国务院参事”的身份系伪造。
“我不认识他,不是协会的人。”8月12日,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世玉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没有见过阮少平,促进会的活动也没有邀请过他。李世玉表示,李建辉确实是该促进会的永久名誉会长,和余鹏翔都是促进会在2023年聘请的。
李世玉告诉记者,阮少平和李建辉认识,他们一起在外面参加的活动并不是促进会举办的,也不是以促进会的名义参加的活动,“说我们给他背书,根本不认识怎么给他背书。”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李建辉说,两三年前,她在广东省罗浮山参加一个有关中医药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结识了阮少平。“也有人曾经告诉我,官网查不到院士阮少平的信息。”李建辉说,“我曾直接问阮少平,为什么官网查不到其信息。阮少平当时说不用理他们。”
对于余鹏翔被指冒充国务院参事,李世玉告诉大皖新闻记者,他和余鹏翔已经认识十多年,是在书画展上认识的,对方一开始就告诉他“余鹏翔”是笔名,“说真名没有解密,不方便透露。”李世玉还表示,余鹏翔从未和他说过自己是“国务院参事”,余鹏翔书法写得好,对传统文化比较有造诣,2023年,促进会邀请他担任永久荣誉会长,“人家不需要我们背书。”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公众号已经注销。“太多留言,留了一堆,怎么看,所以才关了。”李世玉表示,事件对促进会来说是一个警醒,之前在审核稿件、新闻上不够严格,今后组织架构要越来越规范化,会里的领导以会里的名义参加活动需要提前报备。
8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了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阮少平和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一事,还在调查中。
李建辉和阮少平到底有何关系
大皖新闻记者发现,在某天医堂创新产业孵化基地的服务号上发布的文章中,李建辉和阮少平都曾出现过,该服务号的主体是广东惠州市一家公司,公司地址位于博罗县,正是阮少平曾经去过的学校和中医院所在地。
上述服务号最后一条更新的信息发布于2023年9月12日,其中就出现了阮少平和李建辉,信息中包括阮少平携手该天医堂创建“中医中国·院士会客厅”揭牌仪式,李建辉也参加了活动。而该服务号2022年1月13日发布的一则信息显示,李建辉曾到该天医堂走访。
8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拨打了上述天医堂服务号留下的电话号码,一个固定电话提示未交电话费,一个客服手机号码提示是空号。记者随后还拨打了所属公司在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上留下的两个手机号码,一个提示是空号,一个自动转语音平台,无人接听。
8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向李世玉提出希望提供李建辉的联系电话,其表示拒绝,“她也因为这个事情挺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