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初,杭州的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朋友发出的一则消息,说是孩子想上某某大学的话,不用高考,可以“特招”入学。彼时,王先生的儿子因各种原因,已经休学两年,王先生觉得,“特招”入学确实是一条捷径。
老李发的广告
于是,王先生立马联系了朋友老李,老李称,自己的朋友大裴可以搞定,让王先生放心,并让王先生提供了儿子资料。
整理材料的时候,王先生发现,儿子小王念的国际学校并未提供国内的毕业证,立马询问了老李。老李依然拍胸脯保证,大裴可以搞定,“特招”没问题,没有毕业证书也能进高校,而且“想念哪个专业就念哪个专业”。
得到这样的回复后,王先生十分安心,将100万元“特招费”转给了老李。老李则称,年后会按照“特招生”的流程让小王上学,小王需要做的就是参加一下高考,“走走过场”,“成绩好坏不重要。”
王先生的转账记录
当年6月,小王作为社会考生参加了高考。出成绩那天,王先生立即联系老李,老李让小王不要填报志愿,到时候直接拎包上学。
可左等右等,身边的孩子都开学了,小王却还是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老李淡定解释称,领导还在办理,需要继续等待。眼见学期快要过半,小王入学的事一直没有落实,王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立马报了警。
老李与大裴的聊天记录
警方调查后发现,大裴这位号称能搞定“特招”的大人物,其实是个骗子,而老李是帮他“发广告”招揽客户的下线。至于大裴到底有没有路子,老李并不清楚。王先生转来的100万“特招费”,老李拿了50万,另外的50万又转给了大裴。
事发后,老李将50万元还给了王先生。
2024年10月3日,大裴被警方抓获。据大裴供述,他因饭店经营不善欠下了不少外债,在明知自己既无能力也无门路的情况下,就想着以“特招”进高校为诱饵,骗取家长钱财来填补自己的亏空。后经查,大裴以同样的方式还从另一名被害人处骗取30万元。被抓后,大裴家属向被害人退赔了全部损失。
近日,经上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上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大裴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检察官提醒:每年入学季,总有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想要孩子上好学校的心理,编造“特招生”“内部指标”等名头,诱骗家长缴纳服务费、保证金、好处费等。若看到此类信息,考生和家长都应提高警惕,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特殊渠道”,否则可能失了钱财,又错过正常入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