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息入围、股东增持、新业获批……这些金融机构在忙啥?

2025-08-20 20:29:57热点要闻2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近一段时间,消费金融行业新动向不断。从政策层面来看,《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公布备受市场瞩目。其中,有4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纳入个人消费贷贴息经办机构,分别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

近一段时间,消费金融行业新动向不断。

从政策层面来看,《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公布备受市场瞩目。其中,有4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纳入个人消费贷贴息经办机构,分别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以及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消金”)。

“将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纳入首批贴息金融机构名单,是《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将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公司扁平灵活、触达深入等专业优势。”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说。

是否已有具体的操作细则或时间安排?

“目前,具体的方案和落地时间都还没有敲定。我们正全面梳理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并持续与当地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相关部门正抓紧研究准备。”上述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回应记者问询时说。

除了政策层面的利好,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调整变化也同样引人关注。

作为此次入围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银消金的股权结构近日发生重大变动。

8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开一则行政许可,同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消金3.558%股权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1.617%股权。

待股权转让完成后,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中银消金的持股比例将达到47.98%,已接近《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主要出资人出资额不低于拟设消费金融公司全部股本50%这一要求。

此前的两个多月内,中银消金还陆续确定了独立董事、副总经理等新高管人选,并修改了公司章程。

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这家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行业变局中的主动调整,也是行业发展分化的一个缩影。

作为“老四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金、北银消金、捷信消金和锦程消金历经15年行业迭代与市场洗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如今已改头换面,由京东控股并于今年5月正式更名为京东消金。中银消金通过股权调整进一步巩固大股东主导地位,借助股东资源整合优势拓宽“线上+线下”服务边界。北银消金曾一度受困于战略、风控与资本等方面的短板,转型承压、规模收缩,但经过一系列业务剥离与风控升级后,业绩出现反弹,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锦程消金坚持区域化发展,深耕川渝消费市场,今年3月将注册资本由4.2亿元增至10亿元,正式跨过《办法》规定的准入门槛。

除了这些老牌机构,一些区域性的消费金融公司近期也是动作频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四川省唯品富邦消金正在寻求业务版图拓展,加快新业务布局。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批复文件显示,此次四川省唯品富邦消金获准开展的业务为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年内获批开展新业务的并非四川省唯品富邦消金一家。今年7月,平安消金也获批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助于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构建多元稳定的融资体系。

股权调整、新业务扩容等动作不断,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消费金融行业围绕提振消费的创新实践与服务升级正持续深化。

“随着提振消费措施大力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将从过去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基于此,董希淼表示,消费金融机构应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广交友、广结盟,实现优势互补,在电商、医疗、教育、旅游、交通、康养等民生领域,打造线上线下“场景+金融”新生态,构建消费金融“朋友圈”与“生态圈”。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