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李雪琴胃里切了8个息肉的话题登热搜第一,引发大批网友关注。
据热度新闻消息,李雪琴近期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宿舍》中公开透露了自己的健康状况,此前体检时癌症筛查指标异常升高,数值达到正常范围的5倍。
她在胃镜检查中发现8个息肉并全部切除,因数量较多且存在较小息肉,部分未完全处理。此次胃肠镜检查是她送给自己的30岁生日礼物。
最后,李雪琴呼吁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
息肉是什么?
简单来说,息肉就是长在黏膜表面的小疙瘩,就像皮肤上的小痣一样。从医学上看,息肉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组织异常增生的结果。它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大多数息肉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立即处理。不过由于息肉是向外生长的,因此有可能堵塞管腔造成症状,并且部分息肉存在变为恶性的可能。
我们通常是在做胃镜检查时发现有胃息肉,通过评估息肉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可以将息肉分为三大类:
良性息肉
良性息肉是指那些不太可能发展为癌症的息肉。比如,胃底腺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与长期使用胃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有关,停药后大多可以消退;还包括炎性纤维息肉和异位胰腺。它们通常不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只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
中性息肉
中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增生性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通常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者慢性胃炎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可以自动消除;还包括腺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1型和2 型)。应切除>5mm 的增生性息肉、所有腺瘤和>1cm 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型和 2型),并根据消化科、胃肠外科医生的建议进行随访。
恶性息肉
最后,恶性息肉的癌变风险非常高,需要紧急处理。神经内分泌肿瘤(G-NET)类型 3通常为单个大息肉,转移的风险很高,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早期胃癌(EGC)是指癌症仅局限在胃的内壁,虽然转移的风险较低,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胃癌,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胃息肉
不少人体检查出息肉、结节后,会非常关注生活中应该怎么吃,需不需要忌口。那么,这些人饮食上到底该注意些什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介绍,临床上发现,胃息肉和胃酸密切相关,高胃酸状态易长息肉。在发现胃息肉后,改变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或许可以阻断胃息肉癌变的过程。
以下四种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要少吃:
甜食
单糖、双糖会加速胃酸分泌,要尽量少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
糯米类食物
糯米食物不易消化,若老年人食用,很有可能因为不消化出现胃胀、胃痛的感觉。
辛辣刺激性食物
葱、洋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
豆类等产气食物
产气食物是造成胃胀气的一大因素,豆类、山芋等食物都属于产气食物,这些食物进入肠胃后,容易发酵产气,肠胃产生过多的气体,自然就会有胀气的感觉。
除此之外,抑制胃酸分泌的食物可以适当吃,如碱性蔬菜(莼菜、马齿苋、萝卜、鱼腥草等)。5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应该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来源:九派新闻 热度新闻 科普中国 央视新闻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