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初入职场
本想着老师提供实习机会不错
不料多名学生竟然被带到酒店
沦为罪犯的工具人……
近日
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一个
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
提供帮助的犯罪团伙
该团伙主要为诈骗集团提供电话拨打的服务
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等15人
经查,该团伙造成的电信诈骗
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2025年5月,
上海虹口警方查询发现
有电诈受害者接到的电话
竟实名注册在本市一名女子徐某的名下
徐某还是一名在读职校生
涉案手机号
向全国各地拨打了数十通电话
短的仅有几秒,长则数十分钟
经查
刚满18岁的徐某
名下有多个手机号码
近期她还连续注册激活了多个号码
其中不少因涉诈被封号
警方推测
女生徐某涉嫌参与
“手机口”引流的电信诈骗
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深入调查
“手机口”简单来说就是用两部手机,一边是通过网络软件接通境外诈骗分子,一边用本地号码拨打国内受害人电话,实现语音中转,从而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使受害人降低警惕。
据查,案发当天,徐某和同学饶某等人在男子王某和女子周某的带领下“外出实习”,而所谓的实习,竟是在酒店房间里,激活王某名下传媒公司购买的电话卡,为境外的"假冒抖音客服"电诈团伙提供引流服务。
那徐某等学生
怎么会参与到境外电诈当中呢
原来,带领学生们去“实习”的男子王某,正是徐某就读学校的外聘老师,徐某所激活的电话卡也由王某名下一家传媒公司采购。
民警判断,王某正是利用学校外聘老师的身份,诱导学生参与电信网络诈骗。25年6月,警方将王某、徐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王某交代,他以实习为名诱骗学生到酒店后,会以校外实习成绩威胁学生,同时以每小时100元的好处费加以利诱,迫使徐某等学生为电诈提供帮助。
而他自己则按照1000元每小时,从境外诈骗团伙获得劳务费,截止案发,他已获利2万余元。
经查,王某名下的传媒公司也只是个空壳公司,开设的目的就是以公司名义采购电话卡。同时,王某也以传媒公司老板的身份,成为学校外聘老师。
目前
犯罪嫌疑人王某
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其余14名犯罪嫌疑人
已被虹口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8月26日,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警方持续打造反诈全链条治理体系,全力守护市民、企业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黑灰产犯罪团伙5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200余名。
上海警方日均见面劝阻2000余人次,直接阻断涉诈风险交易金额已超过19亿元;针对线下取现、购买黄金等异常行为,累计阻断涉诈交易410余笔,直接避免损失1100余万元。
提醒!
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要妥善保管。
非法出租、出售买卖个人银行卡,
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名
将受到法律的严惩甚至是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