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政府最新通知!

2025-08-27 18:01:11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洛政〔2025〕1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洛阳市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25年8月12日洛阳...

洛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洛阳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洛政〔2025〕1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洛阳市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5年8月12日

洛阳市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发挥服务业对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豫政〔2024〕24号)、《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成立河南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的通知》(豫发改服务业〔2025〕105号)、《河南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河南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豫服专班办〔2025〕1号)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以及省市关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工作部署,以“三个注重”推动我市工作。注重落实上级部署与我市实际相结合,全面对接省一揽子政策文件,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节点、量化工作任务、实化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见效。注重谋划落实和对接争取统筹推进,推动工作举措落地和积极谋划省系列政策落实,做好对接争取,细化部门行业工作任务。注重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双面发力,围绕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目标,聚焦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以经济运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做到落实有目标、行动有举措,发挥政策效能。2025年新增各类创新平台150家,年度网络零售额增长10%,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完成,新兴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超过60%;到2027年,服务业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税收贡献、民生改善的作用,构建优质高效、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二、工作举措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围绕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需求,聚焦产业链供应链整合优化,重点发展枢纽经济和科技服务,提质发展信息服务和现代金融,培育发展商务服务,构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核心体系。

1.全力打造枢纽经济新势能。研究制定洛阳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7年左右,构建与现代化洛阳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实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到2027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定在全省平均水平。(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以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建设为引领,探索部门间、企业间数据的广泛开放与深度互联,提高智慧物流覆盖率。(市发展改革委负责)2025年推动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国家建设名单,做好省级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申报。(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争取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2.有效提升科技服务支撑水平。积极培育一流科技成果转化生态,2025年争创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市科技局负责)支持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开展研发平台建设,对符合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的研发平台按照政策给予申报支持。(市科技局负责)推动双创载体提升建设,支持县区按照产业特色建设科技孵化载体,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科技园、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创业载体提质增效。(市科技局负责)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服务活动,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对符合条件的,按照政策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市科技局负责,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配合)

3.快速壮大信息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园区打造数据要素产业园,加快引育一批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据企业,到2026年建成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一期项目建设,打造一个市级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一套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洛快办APP、智慧城管、互联网+医院、智慧停车等N个政务管理和民生服务应用,到2026年,一体化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市审信局负责)推动产业信息化赋能,完善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探索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加快建设智慧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平台。(市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加快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发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渠道、广覆盖、接力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赋能。(市政府办负责)加强“线上+线下”政银企精准对接,建好用好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带动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市政府办负责)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高质高效运转,力争2025年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三个100%”“一高一提一降”。(洛阳金融监管分局负责)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适度降低担保费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缺少抵押担保的局面。(市政府办负责)持续推进“基金入洛”“险资入洛”,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洛阳市天使投资基金,引进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上市公司培育力度。(工控集团、市政府国资委、市政府办按职责分工负责)

5.着力培育商务服务。加快发展工业设计,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市工信局负责)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市场推介,组织企业申报政策资金,对企业参加境外国际性展会的净展位费、人员机票费给予一定比例的分类补助。(市商务局负责)全面放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完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面清理市县各部门自行设定的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限额管理规定,加快建设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市审信局负责)

(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围绕增强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能力,重点推动新文旅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能级,强化服务业新供给培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高品质生活需求。

6.重点推动新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做好汉服融城,推进“只看洛阳城”系列沉浸式演艺产品打造,培育壮大汉服体验、沉浸演艺、研学旅行等业态,加快布局古风演艺、国潮市集等新业态,保持洛阳汉服IP热度。(市文广旅局负责,老城区、文旅集团按职责分工配合)以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多样化文旅场景,增强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世界古都论坛等国际影响力和消费带动力。(市文广旅局牵头,市文物局按职责分工配合)推动龙门石窟景区争创世界级旅游景区,支持魏坡新序、重渡沟旅游度假区、西工小街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品牌,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市文广旅局负责)持续实施“引客入洛”行动,优化“一码游洛阳”智慧旅游平台,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市文广旅局负责,文旅集团按职责分工配合)持续开展“河洛非遗新青年”宣传推广工作,举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示展演交流活动。(市文广旅局负责)在认定评级、宣传推广、平台搭建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工业遗产、博物馆等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市文广旅局负责)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持续开展洛阳宣传工作,积极参加对外文旅活动,掀起“China Travel”洛阳热潮。(市商务局牵头,市文广旅局、人行洛阳市分行、洛阳海关、洛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按职责分工配合)

7.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级。高效运营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一批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市卫健委负责)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更多家政企业入驻商务部家政信用平台。(市商务局负责)完善“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力争2025年示范性村级养老服务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市民政局负责)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落地见效,支持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用人单位办托、幼儿园开办托班等多种模式发展,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托育服务建设。(市卫健委负责)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多元化扩大住宅小区公共设施供给。(市委社工部负责)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上门服务,2025年出台《洛阳市物业服务等级及信用星级评定实施细则》,对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给予信用加分。(市住建局负责)提升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质量,推动社区健身设施达标建设。(市体育局负责)鼓励图书馆及部分“河洛书苑”城市书房根据人流量及天气状况实施错时、延时开放。(市文广旅局负责)

8.持续实施服务业新供给培育工程。聚焦新零售、新餐饮、新文娱、新社会服务、两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更多项目、企业列入省级新服务重点培育项目、新供给示范标杆企业。(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争取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发挥服务业新供给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配合)

(三)推动服务消费供给不断扩大。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用足用好“两新”政策,挖掘传统商业、住房等新消费增长点,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着力扩大内需,将流量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

9.推动“两新”政策加快落地。积极争取“两新”资金支持,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等服务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市发展改革委负责)2025年底前,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入摸排、征集,鼓励更多县城和中心镇企业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加大活动宣传,引导各县区、协会、企业等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不断掀起“换新”热潮。(市商务局负责)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创新宣传方式,确保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市税务局负责)

10.大力推动传统商业提档升级。发展文化主题酒店、高端民宿集群和乡村客栈,推动住宿企业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市商务局、文广旅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打造“洛阳味道”特色餐饮品牌,持续培育名菜名吃名厨名店,举办洛阳特色餐饮烹饪技能大赛,做大做强中国洛阳汤文化节、浆面条民间高手大赛等活动,提升“洛阳味道”品牌竞争力。(市商务局负责)依托名菜名吃标委会、科研院所等,聚焦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围绕洛阳经典特色餐饮(含特色小吃)等地方特色项目,制定市级地方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传统商超按照“一店一策”原则进行改造,营造高品质消费场景。(市商务局负责)

11.多举措提振住房消费信心。深化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用好政府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土地等政策,扎实做好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市住建局、财政局、自规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抓好“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推动商品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扩大规模,开展房展会、团购会等促销活动,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市住建局负责)支持灵活就业人员实行以贷定缴,鼓励开展商转公、组合贷业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

12.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做大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经济,加快平台经济园区建设,发展一批本地平台经济服务商。(市商务局负责)积极发展首店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我市开设全国或区域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加快推进我市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设全新旗舰店,鼓励承接新品首发首展首秀等商业活动。(市商务局负责)利用商圈、街区、旅游景区等,加快培育夜间经济,积极创建夜经济集聚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培育会展、演艺、赛事等流量经济,积极争取各类国际、国家级展会,大型商业演唱会,优秀赛事活动来洛举办。(市商务局、文广旅局、体育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紧抓全省低空旅游促消费活动,鼓励企业依托旅游景区建设航空飞行营地、垂直起降场地,开发观光游、主题游、体验游等低空旅游产品。(市文广旅局负责)

(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推动经营主体结构优化、转型升级、量质齐升,有效激发服务业市场活力。

13.包保服务重点企业。认真落实省、市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对包保服务重点企业实施“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实名制包保服务专班制度,开展精准化帮扶,确保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要素保障应保尽保,投资项目快速推进。(市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各县区对市级包保重点企业以外的、各自辖区内的规上服务业企业,建立县、乡两级“一对一”包保专班,确保重点企业全覆盖。(市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招引知名服务业企业在我市投资,设立总部(区域总部)或销售、结算、财务等职能型总部。(市商务局负责)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技术产品创新,组织开展省级软件首版次认定,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专业园区,发展数据服务、软件研发等软件服务业。(市工信局负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业企业。(市科技局负责)积极争取各类政策资金,支持物流“豫军”做大做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15.大力支持中小微市场主体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持续深耕专业领域,扩大细分市场占有率,争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最终成长为单项“冠军”。(市工信局负责)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政策,通过大数据扫描,每季度提取未享、多享和违规享受等数据疑点,下发基层开展分户核实,辅导和提醒纳税人政策办理口径和操作方法,让市场主体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市税务局负责)放宽个体工商户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6.推进服务业企业“升规纳统”。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市场监管、税务、工信、科技、商务、文广旅、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对准规上企业、潜力企业进行拉网式摸排。针对排查出的线索,建立拟入库企业培育库,动态监测、跟踪服务,确保能够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入库一批。(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服务业发展载体平台。通过加强服务业品牌化建设、培育园区和平台型企业、强化项目支撑,引导服务业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

17.培育高增值服务品牌。以“美豫名品”“中华老字号”“文化企业30强”等品牌创建为引领,做大做强一批我市高增值服务业领域品牌。(市委宣传部、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开展集快速审查、快速维权、快速确权于一体的快速协同保护服务。制定《洛阳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签订联合保护协议,确保企业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8.支持培育园区和平台型企业。积极申建省级枢纽经济先行区。(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两业融合项目。(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高标准建设伊滨科技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负责)重塑高新区,加快周山智慧岛建设。(涧西区负责)加快推动星级科技产业社区建设。(市工信局负责)壮大平台型企业,每年举办各类平台经济促进活动不低于30场。对符合条件的商贸类平台企业,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市商务局负责)推动平台企业依法依规使用市政务大数据平台核验第三方资质信息。(市审信局负责)

19.夯实重大项目建设基础。每年筛选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纳入年度市本级服务业重大项目清单。对纳入清单内的项目,利用联审联批等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指导各县区建立县级服务业重大项目清单。(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全力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用地、财政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增强要素保障体系的针对性、及时性,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20.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对符合省重大项目施工和要素保障条件的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林地定额指标不足部分积极申请省级统筹。(市自规局、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支持第一、第二产业用地向服务业用地合理转换,探索第二、第三产业混合的土地供应政策和管理机制,鼓励采取盘活存量土地、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方式支持服务业发展。(市自规局负责)

21.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用好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资金工具,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资本加大服务业领域项目投入。(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业企业贷款抵押、质押品范围,积极推广“信易贷”等新型融资模式。(人行洛阳市分行、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落实私募基金综合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支持社会资本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服务业企业和新业态服务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市政府办负责)

22.加强人力资源支撑。持续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用好人才政策,支持鼓励服务业企业招引所需人才。(市人社局负责)鼓励驻洛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根据服务业创新发展需要增设一批特色学科和专业。(市人社局、教育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定期推出一批现代服务业紧缺急需的职业培训项目,对参加培训并符合条件人员按照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市人社局负责)

(七)持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包容审慎监管、引导行业自律、完善统计监测,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3.全力构建服务业信用体系。依托省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健全企业信用修复救济机制,提高信用监管科学化水平。(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24.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保障各类服务业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市商务局负责)持续推进涉及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高效办理,落实国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登记和开办运输企业、餐饮店等“一件事”高效办理。(市审信局负责)

25.加强包容审慎监管。规范涉企部门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行为,降低信用等级较高的服务业企业抽查检查比例和频次。(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在不妨碍道路通行和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在特色街区、特色餐饮店、夜经济区域周边临时停车实施柔性执法。(市公安局负责)鼓励各县区汇聚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为服务业企业提供常态化免费法律咨询、调解等法律服务。(市司法局负责)

26.引导规范行业自律。切实促进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自律自治。(市民政局负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机制。(市工商联负责)

27.加强统计监测。建立服务业常态化统计监测机制,完善重点指标监测预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信息发布等制度。充分发挥统计监测的客观性、预警性、有效性,结合实际,客观准确研究分析我市在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优势、成效和短板,提出政策建议,以高效统计监测助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28.建立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文旅、金融、住建、交通、商务等重点服务业领域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洛阳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成员为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规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卫健委、市政府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物局、市审信局、市民营经济局、市供销合作社、市税务局、洛阳海关,市通管办、市邮政管理局、市妇联、人行洛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局洛阳分局、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铁路物流中心洛阳营业部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市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工作专班主要职责为统筹制定服务业发展重要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研判服务业发展态势,及时协调解决跨县区、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指导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建立服务业重点企业帮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指导督促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落实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任务。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承担工作专班日常工作。

29.扎实做好组织实施。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专班会议,研究推进服务业发展相关工作,每年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有序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区要切实抓好服务业发展工作,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和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举措,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来源:洛阳市人民政府网站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