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是传统节日七夕。浪漫无疑是七夕的关键词,但在风花雪月背后,能够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才是一段成熟恋情的标志。
一段跨越数千公里的网络情缘,却以一张迟迟未兑现的借条告终,令人唏嘘。
2020年年初,家住江苏省丰县的小曹通过网络与新疆女孩娜娜相识,在频繁的视频聊天中两人渐生情愫,发展为恋爱关系。在交往的3年中,小曹通过微信向娜娜转账217笔,金额从10元至2000元不等,累计5万余元。其间,小曹多次提出见面,娜娜均以各种理由推托。
长时间的单方面投入让小曹心寒,他提出“清算感情账”。娜娜虽承诺还款,但始终未付诸行动,后来干脆拒接电话。
为追回欠款,小曹来到新疆,在公安机关协助下找到娜娜,让她出具了一张借条。但娜娜仍不还款,今年4月,小曹将其诉至吉木萨尔县人民法院。
考虑到小曹远在江苏,法院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开庭审理此案。法院认为,恋爱期间的转账性质需结合双方合意、款项用途及交易习惯综合判断。本案中,小曹提供的借条、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显示娜娜明确表示“有钱了会还款”,符合借贷关系的特征。
最终,法院判决娜娜向小曹偿还借款5万元。
法官提醒
一纸判决虽为小曹讨回了公道,但跨越千里相恋的两人不欢而散。近年来,多地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均明确了一点:恋爱期间的转账,若能被证明存在“借款合意”,即双方有借贷的共识,则应依法认定为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
情侣之间发生大额经济往来时,最好能够明确资金性质是赠与还是借贷,必要时可要求对方出具借条或保留能体现借贷合意的沟通记录。此外,重要的沟通尽量使用文字形式,以便留存。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 古雪丽 阿依提加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