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行业领域工作人员,肩负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任。然而,总有少数人因利益诱惑、侥幸心理或防范意识缺失,突破保密防线、触碰法律红线,从受人尊敬的行业精英沦为危害国家利益的泄密者,其背后的教训深刻而惨痛。
利欲熏心被境外策反
赵某某,我航天领域科研专家,在赴某国访学期间,被境外间谍人员盯上。起初,对方只是约他吃饭、出游,向他赠送礼物等。随着关系拉近,对方不时向他询问一些敏感问题,并支付不菲的咨询费。赵某某临近回国前,对方亮明间谍身份将赵某某策反,并为其配备专用U盘、网站,用于下达任务指令、回传情报信息。赵某某回国后,继续与该间谍见面,向对方提供我大量涉密资料,并收受间谍经费。最终,赵某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
心存侥幸携种质出境
某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符某某,被单位公派赴外国某大学做访问学者。看到实验室有许多先进设备,符某某萌生了将国内科研项目带到国外做实验的想法,企图借此完成科研任务,在同行面前“风光”。符某某明知水稻种子不能私自携带出境,但为了业绩,仍在未经审批情况下,分批将61份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携带出境,提供给外方研究机构和人员。其中1份野生稻资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资源,严禁向境外提供。最终,符某某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混用设备遭“木马”窃密
某军工集团高级工程师孙某,在编制项目方案时,从互联网搜集了多项技术文件资料。因其搜索涉及的领域特殊,引起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关注,对方向其互联网计算机定向发送了“木马”窃密程序。孙某对此毫不知情,将搜集到的文件资料与隐藏其中的“木马”窃密程序一并拷贝至U盘,并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进行文件导入导出操作,导致多份涉密文件被窃取。事件发生后,孙某受到开除公职处分。
保密提醒
重点行业领域工作人员务必清醒认识所处行业、所在岗位的特殊责任,彻底摒弃侥幸心理,坚决抵制各类诱惑,从根源上杜绝泄密动机;要恪守保密纪律,严格执行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涉密信息系统管理等相关制度,从操作上杜绝“无意识泄密”;要不断增强反间防谍警觉性,对境外人员异常接触、可疑活动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策反、窃密苗头,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坚决守护重点行业领域国家秘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