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的成本
70%多是羽毛”
“以前打球叫减肥
现在叫‘割肉’”
……
曾经亲民的羽毛球
如今有“3桶球价格赶上1克黄金”
“两年涨幅100%”之说
羽毛球价格为何上涨?
对爱好者有何影响?
记者对此展开了走访调查
一颗球=一杯奶茶
三桶球≈一克黄金?
9月9日,记者在某羽毛球用品线下门店发现,价格表显示,最贵的是一款鹅毛制的羽毛球,每桶350元。算下来,3桶这种高端球就是1050元。9月12日,记者发稿前查询某金饰品牌门店足金价为1078元/克。这意味着,3桶羽毛球价格快赶上1克黄金了。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得知,大约在今年7月底8月初,该品牌曾上调过一次羽毛球的价格,过去一两年内也曾数次上调。
9月11日,记者在南京另一家羽毛球用品门店看到,在售的羽毛球价格为140元-200元/桶。最贵的一款标价200元/桶。工作人员介绍,因为鹅毛的(羽毛球)太贵,所以店内没有进货,在售的是鸭毛球和碳音球。对“一颗球相当于一杯奶茶”的说法,该工作人员表示认可。“一桶球有12个,最起码是十几块钱一个。”她记得,其中一款羽毛球3年前一桶的价格为80多元,现在是160元,涨了近100%。
事实上,从2023年开始,羽毛球的“身价”就一路上涨,2024年7月初,多家羽毛球品牌发布调价公告,各品牌、各档次羽毛球涨幅均在40%到60%不等,因此,网上有不少网友戏言,“囤黄金不如囤羽毛球。”
羽毛球是消耗品,一场对决下来,势必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对此,许多消费者只能苦笑。“一年涨价三次,还有没有人能管管了!”在社交平台上,有球友表示,“一打羽毛球300多元,都要打不起球了”。部分网友甚至开始呼吁停止购买、抵制涨价。
羽毛球爱好者郭女士表示,她钟爱的球型价格已超过原来的3倍,大有“打不起”的趋势。
羽毛球涨价
竟然和它有关
为什么羽毛球价格频频上涨?你可能猜不到的是,最近这波涨价,背后的原因竟然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猪肉。
据海报新闻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解释:2024年生猪价格一路走低,部分产区跌到每公斤14元,菜市场里的猪肉比鹅鸭肉便宜,这导致消费者们更倾向于选择猪肉作为蛋白质来源,从而导致猪肉的市场需求增加,养殖户觉得生猪短期销量稳、回本快,就全都跟风转养生猪,养鹅量大幅度减少。
另一方面,现在养殖户养的更多的是35天出栏的白羽肉鸭,但羽毛球的毛片需要优质的鹅鸭毛,比如灰鹅要养120天,也更进一步促使毛片价格飞涨。
羽毛球的毛片有鹅毛和鸭毛两种,奥运会、世锦赛、超级系列赛这样的顶级赛事所使用的全部是鹅毛球,这是因为相较于形态相似的鸭毛,鹅毛在结构和性能上表现更加优越。且制球对于羽毛品质的要求颇高,受到毛片生长方向的影响,一只球只能用同一侧的羽毛,否则球无法在空中旋转,也就是说做一只球要从无数只鹅里面挑选。最后,还要经过累计共30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个合格的羽毛球。
制作羽毛球
一定要用真羽毛吗?
数据显示,2024年肉鸭出栏量较2020年减少约10%。另一方面,国人对羽毛球运动的热情不断上涨,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显示,中国打羽毛球的人口达2.5亿,仅次于健步走人数。
面对价格上涨,消费者如何选择?不少采访对象表示,不会因为涨价就放弃打球,也有人反映球友们比以前更爱惜球了。“以前坏一点就扔,现在能继续用就用。”
也有很多球友在思考:“羽毛球,一定要用真羽毛吗?”
实际上,近年来,有不少品牌都开始把赛道转向人造球,有些甚至已经把产品推向市场。
目前市场上就流行着一款毛杆和人造毛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人造球,得益于其全合成材料的属性,它的价格相对稳定,一颗这样的人造球价格大约在10元左右。它的耐用性相当于2到3颗鹅毛球,而且在飞行稳定性上远超普通鸭毛球。
尽管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人造球是目前市场上最接近天然羽毛球性能的产品,一些羽毛球爱好者还是指出,在进行杀球动作时,它的飞行轨迹会显得较为飘忽,手感上的控制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它在完全替代天然羽毛球方面仍有一段距离。
神奇的羽毛毛叶是人工材料最难模仿的地方,不过,随着产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和科技进步,也许未来很快就会有更好用的天然羽毛球替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