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那边的气温都怎么样?据河南气象消息,7月15日和16日两天,我省高温进入近期最强时段。15日中西部、北部及16日东部、南部部分县(市、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局部超过42℃;17至20日,除西部山区外,全省大部最高气温37到39℃,局部40到41℃。
炎炎夏日的高温天气里,很多人是不是都习惯于喝绿豆汤解暑?今天河大卫要告诉你,目前这个阶段可能喝红豆汤才是最合适的哟~到底为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绿豆汤
绿豆,别名青小豆、文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小便、治泻痢的功效。绿豆汤为中医传统方剂,最早记载于明代《遵生八笺》,经《本草纲目》等典籍完善,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利水消肿三大核心功效。
而绿豆的清热效果主要在皮,所以不要把皮去掉。其药效强度与煮制时间密切相关:久煮至浑浊(30分钟以上)可增强解毒作用,短时清煮(10分钟内)保留清热功效。
有些人是不是纳闷,为什么自己煮的绿豆汤是红色的?
这是因为绿豆皮中有多酚类物质——类黄酮,煮的时候,这种多酚类物质会溶解,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颜色就会变红;熬煮或存放时间久了,颜色也会慢慢变深。这时抗氧化活性弱,导致清热解暑的功效没有那么好,而一般在煎煮十分钟左右的时候多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解暑功能最佳。
红豆汤
红豆,也说红小豆、赤豆,具有利尿消肿、润肠通便和促进心脏活化功能的功效。
红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最早在中国东北地区被栽培,《神农本草经》中有红豆汤作为解毒剂使用的记载。
除祛湿之外,红豆富含铁质,有补气的作用,红豆汤可以清热解毒,也有助于美容养颜,益气养血,是女性的滋补佳品。
夏日选择绿豆汤还是红豆汤
1、夏至前清热宜选绿豆汤
清热最常规的选择是绿豆汤。绿豆汤、红豆汤都能有效清热,但绿豆的功能更偏向于清热解暑。尤其是夏至以前,天气以单纯的热为主,绿豆汤是很好的选择。
2、夏至后祛湿宜选红豆汤
但到了夏至以后,天气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热了,随着雨水逐渐开始增多,湿气也越来越重,往往都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所以就不能只清热了,还需要祛湿,而既能清热又能祛湿的红豆汤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加上现代人吹空调、洗冷水澡、吃生冷瓜果与冰冻饮料已是常态,因而常常“湿气过重”,表现为舌苔厚腻、胃口不好、全身乏力、关节酸重。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与顽固性疾病的根本,所以夏天喝红豆薏米汤非常适合。
红豆薏米汤具有祛湿健脾与辅助减肥的功效,尤其是工作族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加上酷暑导致的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简直是非红豆薏米汤莫属了!
所以,我们不妨以夏至为界,夏至前多喝点绿豆汤清热解暑,夏至后多喝点红豆汤清热祛湿。
红豆汤和绿豆汤的适合人群
非寒性体质:绿豆汤、红豆汤皆可。
寒性体质:适合红豆汤,绿豆汤少喝。
寒性体质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引起体内阴气过剩、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容易疲劳,怕冷怕风,手脚冷,喜进热饮、热食,常腹泻,月经迟来,舌淡苔白,脉紧或迟。
湿气困扰:多喝红豆薏米汤。
湿气重指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适当喝些绿豆汤,可防止中暑。
三豆汤
而如果红豆绿豆你都舍不得放弃?那不妨试试咱们老祖宗推荐的三豆汤吧~
“三豆汤”,顾名思义就是用三种豆子煮的汤,它们分别为绿豆、红豆、黑豆。
绿豆:有“夏天第一豆”之称,用绿豆煮汤具有消暑解渴的作用。绿豆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消暑成分,用绿豆煮汤切不可去皮,以免营养成分流失。
红豆:有红小豆、赤小豆两种,前者个头又小又圆,后者个头又细又长,如果更追求去湿的作用,建议用赤小豆煮三豆汤。
黑豆:《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因此黑豆又被叫做“肾之豆”。
宋代医书《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中有记载过“三豆汤”食方,并附注“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
清代医书《思济堂方书》中也有提到过三豆汤的做法,“赤小豆、黑大豆、绿豆各等分,煮烂,连汤带豆与儿热食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三豆汤是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用的方子,并强调了喝三豆汤的作用“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
做法
食材:绿豆、赤小豆、黑豆(比例1:1:1)、冰糖
1、将这3种豆子清洗干净,提前用清水浸泡1-2个小时;
2、将豆子倒入汤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
3、煮至豆子开花后加适量老冰糖,再煮5分钟即可关火。
小贴士
老人、小孩或者是肠胃不好的朋友,可以用红糖代替冰糖。
绿豆汤、红豆汤、三豆汤
你喝哪种汤更多呢?
快转发给亲朋好友
让大家都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
炎夏解暑汤吧~
来源:河南气象、大专家、华医伟岐、江油妇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