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尤其“偏爱”中青年女性
近日
河南郑州
一名35岁女子
因颈部不适就医
竟被查出甲状腺癌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
图源社交媒体平台
据了解
该女子长期处于
精神内耗状态
不仅习惯性自责、过度思虑
每晚还依赖助眠药入睡
却仍频繁在凌晨惊醒
医生介绍,长期情绪内耗、失眠会严重扰乱内分泌系统,显著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因此,管理情绪、保证睡眠质量对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注意!
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腺体
容易受激素水平影响
长期不良情绪会干扰内分泌水平
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
同时
压力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进一步造成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增加相关疾病风险
↓↓↓
专家解答:精神内耗与患癌的关联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
专家表示,甲状腺癌发生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现有研究表明与性别、放射史、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等有关。而敏感、猜忌、紧张等情绪内耗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和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体内各项生理功能失调而引发癌症。
有研究发现,经常感到有压力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压力较小者的2.127 倍;爱生闷气的人患甲状腺癌的危险性是不爱生闷气者的3.429 倍。换句话说,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生活不易要学会放过自己。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2000~2016年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上涨,16年间增长了20倍,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第七位的常见癌种。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癌在女性上升发病趋势中位居前列。
2012 年至 2016 年青少年和青壮年主要癌症类型的病例分布(%)
甲状腺癌如何自检?
医生提醒:90%的甲状腺癌发展缓慢,属于‘懒癌’,但仍有10%~15%属于高危类型,如果一直不管,也可能转移至淋巴结甚至肺部。
甲状腺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患者也可能无任何不适,所以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甲状腺癌尤显重要,而“自检+彩超筛查”是首选手段。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先自检:首先脖子后仰抬高,对着镜子看甲状腺是否肿大,两侧是否对称;其次做吞咽动作的同时,从上往下,再从下往上摸一摸脖子,看看能否摸到凸出的小包块。如果摸到有包块,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强调,彩超筛查是发现甲状腺癌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早期甲状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效果佳,而久拖不治往往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些好习惯 可以保护你的甲状腺
· 每天早睡
晚上11点前睡觉,坚持每天早睡能促进身体的正常代谢,有助于内分泌稳定。
· 及时调节情绪
情绪和甲状腺有密切关系,人如果总是生气、情绪不畅,很容易影响到甲状腺功能,诱发甲状腺结节。
· 饮食有节
饮食健康且规律,尤其是适量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
·经常运动
运动对于甲状腺健康很重要,经常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 定期体检
大部分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体检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甲状腺是否健康。
· 不接触辐射
长期接触辐射会损伤甲状腺细胞,甚至可能导致甲状腺癌。
医生提醒
目前临床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只要及时就医、科学治疗,大部分都预后良好,仅部分甲状腺癌患者会进展至晚期。
针对有人担心“甲状腺结节变成癌”,医生建议——
▷BI-RADS分类系统是超声最常见的分类体系,对于4类(4A、4B、4C)和5类的肿瘤有必要行细针穿刺活检。
▷目前,细针穿刺活检是术前定性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办法,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并帮助确定恰当的手术方案。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良好,治疗目标是改善总生存期,降低复发率和转移风险,准确肿瘤分期和危险分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过度治疗。
来源:生命时报、科普中国、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栏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游新闻(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