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对外开放的主窗口、项目投资的主阵地,经过改革、扩容后,新发展阶段新的蓝图也逐步呈现。
作为河南开发区第二大体量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国土空间的规划批前公示,将续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当好河南开发区中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把握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努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郑州经开区的新蓝图和核心规划内容。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2024-2035年)
一、规划范围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经省政府同意并公布的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郑州经开区”)四至边界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16.38平方公里。
(二)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经省政府同意并公布的郑州经开区围合范围,总用地面积为263.22平方公里。
郑州经开区四至边界范围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二、目标定位
1.功能定位
郑州经开区的功能定位确定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先行区、全国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示范区、郑州都市圈和郑开同城化核心增长极、世界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2.发展目标
以奋力开启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经开新征程为目标,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郑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立足已有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产业基础,瞄准以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前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效支撑郑州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及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三、国土空间格局
郑州经开区整体形成“两核领四轴,四心携多廊,六河联七区”的空间架构。
两核即在经开区片区、经开区扩展片区规划2处创新核心,双核引领创新要素集聚发展。
四轴即两条创新发展主轴、两条协同发展次轴,形成“井”字形轴带网络,连通发展经开区老城区与经开区扩区。
四心是依托各区产业发展形成跨境电商中心、商务中心、智造中心、科创中心。
多廊即陇海铁路生态廊道、南四环生态廊道、机场高速生态廊道、京港澳生态廊道、郑民高速生态廊道、安罗高速生态廊道等多条区域型景观生态廊道。
六河即潮河、龙渠、凤河、丈八沟、小清河、马沟。
七区即“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区、滨河国际新城区、国际物流园区、优势产业区、未来产业区、新兴产业区、生态景观区。
郑州经开区土地使用规划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郑州经开区内建设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和特殊用地。
四、产业发展与布局
1.产业体系构建
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智慧物流为四大主导产业,再造“新优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国际贸易及新消费为两大支柱产业,打造“新引擎”;以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氢能/光伏)、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等为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构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2+X”现代产业体系。
郑州经开区工业用地区块线规划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2.产业用地保障
开发区内产业用地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用地、仓储用地,总用地面积为7351.71公顷,产业用地占比为63.17%。划定工业用地红线面积9491公顷,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助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范围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道路网络。至2035年,郑州经开区道路网总密度达到6公里/平方公里以上。
郑州经开区四综合交通规划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规划范围内涉及现状轨道交通3、4、5、12号线已经运营;轨道交通11、13、16、17、19、20、25号线为规划线路,规划郑州市域K3支线主要沿经开第三十三大街(前程大街)敷设。规划轨道线路具体线位及站点在轨道交通施工设计中详细确定。
总结
经开新城来了,研究范围约26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116.38平方公里,这规模那里是区啊,俨然是一座城。从近期建设规划图不难看出,国际物流园区依然是重点建设区域,其中最近高调亮相的“未来电力科技城”就是最具代表项目。
郑州经开区近期建设规划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该项目项目位于郑州经开区腹地圃田生态新城,处于郑开同城化核心位置,计划总投资172亿元,规划面积7.89平方公里,项目定位为“三区一基地”——新能源技术创新先行区、科创资源核心承载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千亿级能源电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致力打造“零碳示范园区”和电力产业样板。
郑州经开区未来电力科技城总体规划示意图©国土空间规划方案
而国际物流园区南部片区和共建区域也陆续有多个大项目选址落地中.....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