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堤上忆林公 弘扬民族治水魂

2025-08-04 15:42:59热点要闻1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古堤沉韵藏岁月,黄河含情诉历史。黄河开封段的历史遗迹众多,林则徐治水文化广场就是一个中华民族生动的治水“教室”,林公堤就是一个“活”的治黄“文物”。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百年。8月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水利遗产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古堤沉韵藏岁月,黄河含情诉历史。黄河开封段的历史遗迹众多,林则徐治水文化广场就是一个中华民族生动的治水“教室”,林公堤就是一个“活”的治黄“文物”。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百年。8月3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水利遗产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现场实践教学。中原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毕雪燕、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陈超、开封第一河务局副局长刘嘉翔、慎泽明博士等校内外教师联动,给同学们共同讲述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课程。100多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开封治黄工程的情景一幕幕再现。

林则徐治水文化广场以民族英雄林则徐治河事迹为核心,通过“一池两线三点”的空间布局,将历史与现实巧妙融合。实践团师生驻足于广场内的林则徐雕像前,细细端详四座生动的浮雕,深入了解林则徐治黄的峥嵘岁月。毕雪燕老师给同学们讲述到:也许大家了解林则徐都是通过虎门硝烟,但是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就是水利专家!林公一生为为官近40年,曾在13省任职,他每到一地就治水一方。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畔,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林则徐治水文化广场就是纪念为了治理黄河而修建的广场。在这里治理过黄患以后,林公才踏上了西去的慢慢征途,奔赴伊犁,推广坎儿井,带领当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人民,完成了挖掘240多里的长渠,使高山雪水穿过沙漠,灌溉农田,福泽新疆百姓。

同学们怀着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一步一步向林则徐雕像靠近,高大的林则徐雕像矗立在双环圆形广场中央。同学们仰视着林公雕像,只见他形象沉稳,端庄肃立,身着长衫,右手持卷,左手背后,长脸浓眉,蓄发长髯,面目俊朗。他的眼睑微微下垂,似乎在思考“因功谪戍,效力赎罪”的功过是非,似乎在远望西行之路征途漫漫,又似乎在关注黃河安澜、长治久安。广场四周草木繁盛、翠柏青青、静谧清幽,美不胜收。置身其间,大家聆听历史的回声,感受黄河的流淌,无不发思古之忧情。

历史的“活”教科书上就这样悄悄照进现实,历史记忆重新被打开。接着陈超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到,在1841年6月就是虎门销烟后的第三年,中原地区大雨连绵不断,黄河水势凶猛,开封张湾这里最为严重。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人被淹死,情形十分惨凄。当地的官员虽然率官民奋力救灾,然而无济于事。林则徐在被发配到新疆途中,绕道来到开封。他在黄河大堤工程一线,查看地势、决堤的情况,测量决口长度,制订堵口方案。购料,挑河。抓紧秋天少雨之时机,组织两岸的民工开挖引河,堵塞急流。开工以后,林则徐住在大堤上,日夜坚守在施工一线,以致积劳成疾,引发了多种疾病。林则徐则带病坚持工作,夜以继续日地与士兵挖运泥土,在艰难中推进堵口工程。到了第二年3月,历经近半年的开封堵口工程终于合拢,一段长10多里的黄河大堤建好了,福泽开封。历史印记豁然出现在现场,同学们的耳畔仿佛突然响起张湾决口时黄河的怒吼。后来,开封人民为感恩林则徐的治黄功绩,将这段新堤命名为“林公堤”。

刘嘉翔副局长务必感慨地讲解到:现如今,林公堤继续作为黄河下游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护着开封黄河的安澜。同时作为黄河治理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堵口筑堤、造福民生”的治水精神。正如因为林公堤的重要历史价值,1992年它被开封市政府授予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称号,2025年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林公堤采用“挑流区—合拢区”设计,如一张坚不可摧的网,牢牢抵御黄河水的冲击,使开封城区段180多年未再发生决口。这一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水利工程,让实践团师生深深惊叹于中华民族的治水智慧与匠心。

最后,慎泽明博士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林公的传世名言警句。“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少年林则徐在8岁写出的志存高远的诗句,意思是:我登山到了山顶,我就是山峰!抒发了少年林则徐的凌云壮志。勉励同学们,从青少年时代树立远大的爱国理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1842年3月林则徐赴新疆途中,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写下了爱国诗句,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既是林公壮志未酬的呐喊,也彰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更是与国家生死与共的铮铮誓言!彰显了他的不朽的风骨!勉励同学们无论身居何方,一定要时刻有一颗树立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忠诚于国家的赤子之心。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重新认识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在治理黄河上的伟大贡献,更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积极投身到水利事业的建设中去,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保护江河、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努力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陈超、史路嘉、慎泽明)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