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育儿补贴”诈骗现身 这类链接不要点

2025-08-09 22:22:10热点要闻3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然而,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盯...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

然而,随着“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目光盯上了关注这项政策的群体,他们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附带钓鱼网站链接实施诈骗。

新型“育儿补贴”诈骗现身

警方揭穿套路

近日,家住昭通的王先生在工作群接收到了一条短信,大意是可以领取“育儿补贴”了。

昭通市民 王先生:点进去了之后,显示不可以领取,链接里提示复制到浏览器,我就复制到浏览器,显示要尽快领取。进去之后,第一步让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下一步让填写银行卡。提示是用于验证本人身份,然后我就填写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还要填写账户余额,我也就跟着填写了,下一步我就感觉不对劲了,让填写验证码,我就想着是填写验证码,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自己符合申领标准,王先生心头一高兴,就点了链接。直到这一步,王先生虽有所怀疑,但又还是进行了下一步操作。

昭通市民 王先生:又想着是公司发的,没什么事,我就直接填写了,填写完了之后,页面就出现了卡顿的情况,卡顿之后手机收到一条绑定云闪付,绑定到别人手机上,我就发现不对劲了。

随即,王先生就截图和转发链接给社区民警,询问是不是诈骗。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土城派出所政治教导员 金鑫:我对诈骗这两个字比较敏感,马上点开这个网址,通过分析,我告诉他这个网址一定是诈骗,不要点击,对他进行反诈的宣传。

王先生所在的公司在全国有很多的分公司,符合申领的人员数千人,在民警的宣传下,王先生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随即在群里通知了大家别点链接,有效避免了更多人受骗。

昭通市民 王先生:我立马截图到群里,说这个是诈骗,大家别点,之后我就把银行卡挂失了。当时卡里余额在购买理财的途中,诈骗分子就扣不了我的钱。

三招识破假冒“育儿补贴”骗局

“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本是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的惠民举措,却不料被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制造出了新型“诈骗陷阱”。云南昭通市民王先生幸好在民警帮助下,最终及时识破了诈骗套路。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识破骗局、守护家庭资金安全?

民警介绍,这些高仿网站不仅盗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标识,还设置“育儿补贴申领”浮窗,诱导受害者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刑侦大队新侦中队民警 李文娟:此类诈骗主要是利用政策过渡期钻了空子。目前,全国各地暂未开通网上申领渠道,凡是提及限时领取、过期作废的,一律是诈骗。

识破这类假网站骗局的关键在哪儿?李警官提醒广大市民,​​牢记三个核心要点​​,就能有效守住信息与资金的安全防线。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刑侦大队新侦中队民警 李文娟:第一,查来源,正规的信息都是通过政府的官方平台发布,凡是带有链接的私人信息一律删除。第二,看域名,政府官方网站的后缀一般都是gov.cn。第三,敏感信息拒签收,涉及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一律不提供,同时,不能开启屏幕共享和人脸识别。

此外,警方提醒,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政府部门绝不会通过私人链接收集信息。若已受骗,请立即冻结账户、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 。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