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捧网红“护眼神器”
或暗藏健康隐患!
武汉28岁白领因连续一周使用无生产标识的网红护眼喷雾,导致双眼角膜严重损伤,眼睛疼痛难忍。
28岁的冯先生是武汉一家公司的白领,日常工作繁忙,夜晚常靠刷短视频解压,长期下来眼睛频繁出现干涩症状。
不久前,他被短视频平台上一款宣称“含枸杞野菊花萃取、瞬间清凉解疲劳”的护眼喷雾产品吸引,于是网购了一瓶10毫升装的产品,在一周内就将整瓶喷雾用完。
医生给患者治疗(通讯员供图)
然而,眼干症状不仅未缓解,双眼反而突发针刺般剧痛。8月9日,冯先生已疼到无法睁眼,在同事搀扶下紧急前往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湖北总院眼表与角膜科就诊。就诊时,他双眼紧闭蜷缩在诊椅上,连喊“疼得整晚没法睡觉”。同事从其口袋中掏出的“护眼喷雾”瓶身,未标注任何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接诊的主任医师吕学锋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冯先生双眼结膜严重充血,角膜上皮已出现大面积剥脱,确诊为“双眼角膜损伤”。为避免眼睑摩擦加重损伤、维持眼部湿润环境,吕医生当即开具抗菌修复类眼药水组合,并建议其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俗称绷带镜)促进角膜愈合。
8月12日,冯先生复诊时摘下绷带镜,眼部充血已完全消退,疼痛感消失,角膜损伤基本修复。回忆起此次经历,他仍心有余悸。
吕学锋医生介绍,2025年以来,科室已接诊20余例因自行使用网红眼用产品导致角膜损伤的病例。他强调,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眼表疾病,分为缺水型、缺脂型、混合型等多种类型,必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后才能对症治疗。
“所谓的护眼喷雾等‘三无’产品成分不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即便部分合规产品,其含有的冰片、薄荷等成分若长期随意使用,也可能干扰泪液正常分泌,反而加重病情。”吕学锋解释。
吕学锋提醒,轻微干眼可选择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同时配合科学用眼习惯及冷敷;中重度患者则需通过睑板腺按摩、眼部熏蒸等物理治疗改善。
查询社交平台发现,网络上有不少账号在推荐和售卖此类产品,都宣称抗疲劳,给眼睛“洗洗澡”等营销话术。查询电商平台发现,购买的人不少,店铺动辄售出几十万件,还有店铺显示已售500万+。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季樱红教授就曾科普过相关知识。
季教授提到,眼泪成分复杂,并不单单是水。
泪膜一般分为三层:脂质层、水液层和黏蛋白层。来路不明的眼药水产品成分跟眼泪不完全一样,盲目使用可能会破坏眼表的环境和PH值。
感到视觉疲劳时,可以快速眨眼使内膜分布更均匀来缓解,如果要选择眼药水产品的话,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等,护眼喷雾建议谨慎使用。
来源| 新闻晨报综合极目新闻、@复旦眼科教授季樱红